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这五年,安徽住建系统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城乡人居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建设品质大幅提升,“徽匠建造”也迈上新台阶。
安静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贺懋燮在会上介绍称,“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开工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住房135.58万套,超额完成“十三五”105万套棚户区改造目标,开工总量居全国第四,基本建成115.05万套,帮助39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圆了安居梦。2016年以来,安徽省以及阜阳市、合肥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先后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激励。安徽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将新市民逐步纳入保障范围,充分发挥住房保障在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上的“补位”作用。全省累计建设公租房94.68万套,总量位居全国第四。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十三五”期间,公租房实物配租90.59万套,发放租赁补贴21.14万户,111.73万户居民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全省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依申请应保尽保,逐步将新市民纳入保障范围,新市民群体占保障对象的43%。省委、省政府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省级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全面改造提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预计到年底,累计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020个,房屋建筑面积9836万平方米,惠及110万户小区居民。
住房公积金保障作用明显,缴存面持续扩大,目前安徽省实缴职工人数达437.33万人,“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开户83.17万户,累计支持43.77万职工家庭贷款购买住房,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384.36亿元。2016-2019年,近400万个家庭通过市场解决居住问题。截至2019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8平方米,较2015年末增加7.1平方米。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十三五”期间,安徽省累计改造农村危房47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9万户,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确保了困难群众不住危房。特别是面对今年特大洪涝灾害,全力推进灾后倒塌房屋重建和损毁房屋修缮,累计鉴定62040户进水农房,经鉴定为危房的10708户(C级8251户、D级2457户)的重建修缮工作已于11月底前全部完成,确保了受灾群众入冬前全部入住安全居所。
安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宜居性和包容性,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到2019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55.81%,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241.5平方公里,较2015年末增加315.1平方公里,安徽省已进入城市为主导、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另据了解,安徽大力发展“徽匠建造”,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目前,全省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建筑企业31家,比2015年末增加25家,总量位居全国第七。2019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8503.3亿元、3905.7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49.3%、2.2倍,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带动近200万人就业,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胡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