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十三五”期间安徽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85.9%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2月21日上午,记者从安徽省政府举办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浓度58.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十三五”期间,安徽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从大气环境质量来看,14个未达标城市(除黄山、池州)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28.8%,好于“十三五”考核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9%,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从水环境质量来看,截至11月底,全省106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4%,好于考核目标9.5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其中,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9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近期,省统计局专项民意调查显示,全省生态环境满意率首超九成,也为历年来最高。

长江大保护成效突出,全面实施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梳理排查出“23+80+N”共1747个突出问题,建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领导推进机制和“点对点”“长对长”问题整改责任制。截至11月底,已完成整改1597个,占比91.4%。同时,在池州市率先开展全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同步实施试点,在合肥市建立入河排污口“排长制”,提升长江入河排污口治理能力。

此外,为进一步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 今年对合肥等6市开展专项督察,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在全国率先推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已有2212家重点排污单位与省级监控平台联网。巩固形成“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累计获得补偿资金57亿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姚一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