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皖美”安徽|萧县渔鼓道情——传统曲艺的活化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渔鼓道情,是萧县最古老的曲种,它又称梆梆筒子,是一种安徽省的汉族戏曲剧种。4月23日下午,萧县龙湖公园,“皖美”安徽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团老远就听到欢快动听的歌声,一群老年大学的老年学生正在大家表演渔鼓道情节目《渔鼓声声话时代》。

一人边演唱边伴奏,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作为伴奏,敲打渔鼓配上说唱,就成了渔鼓道情这种演艺形式。萧县老年大学校长张秀珍介绍,传说 明万历年间,就有道情艺人演唱;清代,萧县艺人薛本信吸收当地民歌号子和其他曲种音乐,自创多种花腔,丰富了寒腔渔鼓曲调,故又称做“薛派花腔渔鼓”;主要在皖北、豫东地区流行。曲目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民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百姓喜爱。

2011年5月,萧县渔鼓道情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老年大学也会编排渔鼓道情曲目,其中《唱唱我们的小康生活》2021年代表安徽省演艺团队首次登上了央视十七套‘农家院里过大年’春晚栏目,我们也会继续创新、传播和发扬地方传统文化。"张秀珍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吕欢欢 摄影报道

编辑: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