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美好滁州消息 为加快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滁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滁州市关于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
主要目标为:到2021年,滁州全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制体制基本建立,科学育儿指导网络覆盖全市,婴幼儿照护机构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清晰、指导精准、协调一致,婴幼儿照护机构管理有序、科学规范。各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具有地方特色和示范效应的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机构;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设施的有效解决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城市社区设立“临时托管看护点”。到2025年,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
加强对家庭科学育儿的指导
建立由卫生健康、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多部门合作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网络,依托各级家庭发展服务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儿童之家、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机构,建立科学5育儿指导站(点)。卫生健康、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部门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经人社、教育部门培训合格后,担任科学育儿指导员。首次培训不少于20课时,之后每年不少于5课时。卫生健康部门统一制作指导手册,通过入户指导、亲子活动、家长学校等形式提供专业服务。
加强对社区婴幼儿照护的支持
各地要按照标准和规范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并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 照护服务设施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2021年底解决50%以上,2023年前基本解决。将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增加和改造纳入老旧居住区设施改造工作,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社区服务中心(站)及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功能衔接。
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1.发展托幼一体化照护服务。发挥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增加婴幼儿照护服务资源供给,扩大服务对象的覆盖面,提高资源使用效益,鼓励各类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至3岁的幼儿,努力缓解本市入托的供需矛盾。
2.发展单位福利性婴幼儿照护。鼓励企事业单位按照职工适龄子女情况,设置与之相适应的托育机构,解决职工子女托6育问题。鼓励相邻的多家企事业单位,采用多种方式联合提供托育服务,满足职工适龄子女的托育需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教育体育局、市总工会要积极推进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单位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工作,2020年,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至少开展1家单位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
3.发展临时托管看护点照护。城市社区结合辖区资源,在街道、社区或定点婴幼儿照护机构中设立“临时托管看护点”,主要解决辖区内婴幼儿家庭在遇到照料困难(照料人生病、有事外出等)时暂时将儿童托管照料,根据托管时间长短负担一定的费用。2021年,20%以上的城市社区设立“临时托管看护点”,并按每年约 20%的进度,2025年前全覆盖。乡镇和农村社区在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结合实际统筹考虑。
4.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立开办手续多部门一站式办理绿色通道,切实缩短企业办证时间。认真落实《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的》(财政部公告2019年第76号),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现有资源,采取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措施,引进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举办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机构的,经卫生健康、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认定达到普惠性标准的,予以财政补贴。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编辑:唐恒钢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