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据安徽高院微信号消息:近日,申请人郝某在餐馆吃饭时,偶然发现餐馆里的一位顾客长得很像自己一直在找的“失联”5年的被执行人张某,于是便上前和张某打招呼。而张某也误以为遇到老熟人,便和郝某相谈甚欢。交谈中发现,彼此就是5年前因一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而“相识”的原、被告。
2016年1月,郝某驾驶轿车在濉溪县与张某驾驶的轿车相撞,造成双方车辆均不同程度损害。后经濉溪县法院判决,张某需赔偿郝某车辆损失49808元,但张某始终怠于履行判决义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张某玩起“人间蒸发”,使得案件一度陷入僵局。这个案件的执行难点在于:时间跨度很长,且被执行人自案件开庭后从未出现过,就连申请人都只见过张某几次面。一审中的照片和新更换的身份证号码成了案件的唯一的线索,找人的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考虑到该案时间跨度长,且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执行法官收到案件后,便立即与被执行人张某联系,但对方一直不接听电话。就在执行法官一筹莫展之时,恰巧申请执行人在餐馆里遇见了“失联”的被执行人,便立即拨通五沟法庭的办公电话,向其反映在餐馆里偶遇被执行人张某的情况,希望法庭派人前往该地强制执行。接到电话后,执行法官立即联系干警驱车前往该地。
在五沟法庭办公室里,曾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而逃避法院执行的张某,面对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地说理羞愧难当,与郝某达成和解协议,并在一周内将所欠款项一次性付清,该案成功执结。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