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日,六安市霍邱县人民法院河口法庭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8月25日下午从法官处了解到,该案中被告人为泄愤微信群里辱骂他人,被起诉后微信群里公开道歉。
原来,张某和周某都是从事生猪买卖生意,双方同在数个“微信群”中。因一次生猪买卖交易,双方发生纠纷,周某认为张某欺骗自己,为泄愤,周某连续在双方同在的5个“微信群”辱骂张某。张某认为周某行为给自己的信誉和身心造成了伤害,对其生活、工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张某遂起诉至法院,要求周某立即停止侵犯其名誉权的行为,通过微信群公开道歉,为张某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精神损失10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在微信群中对张某进行辱骂行为属实。双方因生猪买卖产生纠纷,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来解决。周某在微信群中对张某进行辱骂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案件主审法官耐心对周某进行释法析理,让周某思想上从开始认为自己没错到认识自己有错的转变,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周某在达成调解协议当日在5个微信群里公开向张某道歉。最终,这起在微信群里辱骂他人的所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如今,微信在社交中已变得不可或缺,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用户在使用这个平台时应当切记谨慎言论,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否则可能惹上麻烦,摊上官司。
王子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窦祖军
编辑: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396200。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