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省党代表、亳州市谯城区委书记、区长周霄表示,聆听、学习党代会报告,总的感觉是“眼中更有光,心里更有底,脚下更有力”。
眼中更有光,是因为党代会的报告通篇闪耀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的熠熠光芒;铭刻着总书记五年两次考察安徽的谆谆教诲;记载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实施长三角一体化、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为安徽筑势赋能的殷殷关怀。正如报告所说,未来五年,只要我们继续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
心里更有底,是因为正如报告总结,安徽这五年,奋勇蝶变、华丽转身,能级位势今非昔比,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一直相信,现代文明、产业转移会像季风一样,从沿海登陆,向内陆席卷,梯次蔓延。未来五年,我们一定会在新一届省委的领导下,乘风而行、顺势而为,只争朝夕、埋头苦干,全面实现“五个安徽”的壮美画卷。
脚下更有力,是因为报告以“十个坚定不移”对全省各地、各领域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新一届省委承前启后、集思广益、务实创新、精细谋划的结果,是省委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结果。既有战略谋划,又有战术设计。既提了战法,又讲了打法,还教了手法,让大家明白了要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必将引领全省党员干部在未来的五年扎实务实踏实,大干快干苦干。
报告提出,推动中医药“北华佗、南新安”创新性发展,支持亳州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这让我们亳州的代表心头一热、眼前一亮、精神一振。
谯城是亳州唯一的市辖区,作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核心区,近年来立足优势产业,找准发展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全省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机遇,经济社会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5亿,增长14.3%,在皖北35个县区中总量第二、增速第一。医药制造、战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7.9%、39.4%,中医药产业的贡献率和首位度不断凸显。围绕做大做强,做宽做长中医药产业,突出抓了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通过“检测、研发、园区、转化”四位一体驱动发展。现有国家级中药检测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建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谯城经开区现代中药产业是全省首批战新产业基地。出口中药材检测中心实验室获省内唯一CNAS认证。华佗国药救心丸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济人药业疏风解毒胶囊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列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到八版推荐用药,二次开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是突出转型升级。借助市场力量,强化政策引导,启动腾笼换鸟、做大做强头雁,推动传统中药饮片向配方颗粒、中成药大健康产品转变。1-9月份,规模以上中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177.3亿元,同比增长26.4%。
三是突出政策引导。引入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转化平台,出台《支持药品研发及生产经营若干政策》等,发展医药总部经济,加快品种转移落地,单品种研发扶持最高达1.2亿元,品种引进费用补贴近50%,今年已签定国外独家代理品种20个,在研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30个。三期创新药2个,获中成药注册批件转移品种8个,正在办理持有人转移品种338个。
四是突出招大引强。全力以重大项目增量调整产业结构。设立成药、中药饮片、大健康等7个产业链工作组,完善产业图谱,推进全员招商。今年以来,新签约医药项目29个,总投资106亿元。出台《招才引智实施办法》,创新方式引进名老中医、专家教授100余名,人才团队20个。
五是突出扩大开放。主动对标沪苏浙。承接产业转移、共享创新资源、拓展通关渠道,实现错位发展。加强与日韩、欧美标准对接。获批全市唯一保税仓牌照,筹建进口药品药材保税仓和中印医药产业园。申报药材香料口岸,300多个中药饮片品种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药配方颗粒率先抢占欧盟、东盟市场。
六是突出质量为先。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创建国家级中药材农业产业示范园;加快建设中医药全产业链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四大亳药全部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批“三品一标”认证205个(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引进培育第三方检测机构5家,提升药业自检能力,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七是突出三产融合。注重依托道地药材主产区、饮片加工核心区、药材交易集散地的定位,推进工带农、商促工,个转企、小升规,发挥资源整合乘数效应。2020年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1150亿元。全区种植中药材85万亩。建成国家、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3家,建成亳药花海、芍花养生小镇等休闲康养旅游目的地。药业工业企业达110家,其中全国百强医药企业25家。
八是突出延伸链条。改扩建中国花茶基地,新建花茶与大健康产业加速器、香辛料与养生食品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全区现有花草茶暨大健康企业620家,占全国产能的70%。2020年行业包裹寄递量达7000万件,今年可突破1.2亿件,产值达80亿元;以中药材中67种调味品为主体,形成了年交易额70亿元的香料产业,进而带动辣椒种植20多万亩。计划“十四五”时期,推动辣椒种植达到40万亩,香料交易超500亿元,花茶产值达到200亿元。
九是突出优化环境。坚持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常态化召开座谈会、早餐会,建立12个行业、园区政企服务微信群,建立企业随时反映问题,主管部门4小时认领,48小时反馈的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自身有什么,别人缺什么,市场要什么,未来成什么,继续聚焦主导产业,做强实体经济,优化产业生态,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尽职,奋勇争先,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更多的“谯城贡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