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新安江黄山段获2021年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日前,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1年全国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评选结果,经过网上公示、专家评议、公众投票以及现场核查等环节,通过综合评议,确定了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和9个美丽河湖提名案例,其中,新安江黄山段喜获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为保护新安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皖浙两省高位推动,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为核心,把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进流域上下游协同共治,探索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

一是建立权责清晰的流域横向补偿机制框架。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在新安江流域启动实施。皖浙两省制定并出台《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统一思想理念,明确细化责任,突出新安江水质改善结果导向,为试点的高效实施和整体推进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加强流域上下游共建共享,打造合作共治平台。共编规划,强化精准保护;共设点位,强化信息共享;共建平台,强化保护合作;共谋合作,强化区域协同发展。

三是实施新安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治理,集中力量攻坚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染、船舶污染、园区产业污染。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这一突出问题,黄山市采取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等“七统一”农药集中配送模式,扎实推进化肥农药替代、畜禽规模养殖提升,试点以来关闭搬迁124家禁养区规模畜禽养殖场、292家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四是创新流域保护治理体制机制。安徽省把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重要任务,对黄山的考核指标调整至侧重于生态保护,引导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发展。

五是深入推动新安江流域绿色发展。充分挖掘黄山市生态、文化等特色优势资源,初步建立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黄山市着力做好“茶”文章,推进茶叶种植生态化、加工清洁化改造,茶叶产值达30多亿元;着力做活“水”文章,山泉流水养鱼产业综合产值约4亿元,实现了“草鱼变金鱼”,探索了山区精准脱贫新路子。

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为优,2012-2020年跨省界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连续9年达到补偿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岛湖输送60多亿立方米洁净水,千岛湖总体保持地表水Ⅰ类标准,实现了以生态保护补偿为纽带促进流域上下游协同治理的目的。全国后续多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均借鉴了新安江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下一步,黄山市将进行深入总结,继续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加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使河湖保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美丽景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幸福感。

刘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编辑: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