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安徽阜阳市人口超千万,是闻名全国的劳务输出集散地之一,每年有300多万人在江浙沪等地务工。今年是阜阳迈入高铁时代迎来的第三个春运,铁路部门预计,今年春运40天,高速铁路阜阳西站与普速铁路阜阳站将发送旅客107.89万人,同比增长18.85万人,增幅21.17%,其中近半成旅客将乘坐高铁往返阜阳。
在阜阳境内的阜阳西、太和东、颍上北、界首南、临泉5个高铁站的开通,基本覆盖境内8个县市区,逐渐形成的“米”字形铁路枢纽,让阜阳与长三角城市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人们出行条件越来越优越便捷,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逐步驶入“快车道”。
“从阜阳到义乌,现在仅需4个小时左右,比乘坐普快少了将近5个小时。”在浙江义乌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陈兴亮对高铁开通后的便捷深有感触。家住阜阳市颍东区的他在义乌工作有8年,自从高铁开通后,回家成为常事。
据了解,目前阜阳至合肥的列车最短时间由过去的2小时18分压缩至57分,到上海的最短时间由过去的9小时33分压缩至3小时26分,已形成南京、武汉、郑州2小时交通圈,长沙、苏州3小时交通圈,上海、北京、杭州4小时交通圈,务工人员到长三角等城市愈渐方便。
“过去是有票就行,现在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乘速度快、舒适度高的动车或高铁。”在上海一家公司干杂活的张广东在阜阳西站候车时说,“现在,讲究‘轻装上阵’,拉个简易旅行箱,轻轻松松进站上车,出行也更加‘体面’”。
据铁路部门统计,2020年春运期间,阜阳市民选择高铁出行占比为44.0%,2021年春运期间,阜阳市民选择高铁出行占比为58.6%,今年春运期间,阜阳市民选择高铁出行预计占比为62.2%。
“如今的候车能力、运力配备十分充足,春运期间,列车高密度开行,客运人畅其流,昔日人山人海的‘喧嚣’场面不复再现。”阜阳西站值班站长杨静说,“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阜阳西站站房,拥有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候车大厅,最多同时可容纳4000人。”
今年春运,阜阳站、阜阳西站共计划增开130列旅客列车,其中阜阳站加开62列,阜阳西站加开68列,日均开行列车数量达365列,平均每4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去往全国各地。务工人员从家门口就能方便地乘坐高铁列车前往北京、上海、郑州、西安、深圳、温州、合肥和亳州等地。
高铁开通加快了阜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度,更好地释放了江苏结对合作帮扶“红利”,大批外来工业企业入驻阜阳投资兴业,也掀起了更多返乡创业“热潮”。据统计,截至2020年12月,阜阳市累计返乡创业人员63498人,其中2020年新增返乡创业人员3367人。
“今年春运,不仅仅让旅客走得了,更要让旅客出行体验获得感更足,安全感有保障,幸福更有‘质感’。”阜阳西站站长储茂高说道,“如今,科技助力春运,阜阳旅客只需在自动闸机上刷下身份证,然后进行脸谱识别,即可完成测温验码、自助化实名验证、验票,实现轻松进站乘车。”
近年来,春运不再难,服务更加人性化。随着交通条件升级,铁路高铁站车全面推行的电子客票和今年推行的临时电子身份证,免去了旅客取票和补办身份证的烦恼。同时,延长12306网站售票服务时间,新增网上办理开车后车票改签业务,打造让数据多“跑腿”,旅客少走路的暖心模式,这让不少旅客倍感方便。
阜阳春运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昔日春运时的火车站像“战场”,挤满密密麻麻、匆匆忙忙的人群,行囊里装着锅碗瓢盆和铺盖卷,如今,人们更喜欢算计好时间到达车站,三三两两闲谈或低头翻阅手机,脚步从容。行进中的阜阳春运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见证着人们不断趋向美好的出行体验,记录着一代代普通人为生活拼搏奋斗的不凡路程。
张续亮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陶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