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合工大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3月16日,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近日,该校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汪惠丽教授团队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Gut Microbiota Shapes Social Dominance Through Modulating HDAC2 in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发表并成为编辑推荐论文。

在线论文图

据了解,肠道菌群是由多达百万亿个微生物所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表现有关,也是部分食品营养成分发挥健康调节作用的重要“超级器官”枢纽。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受到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是食品营养、微生物和整个生命科学及医学的研究热点。但是,肠道菌群是否参与到社会等级行为的预决定过程目前尚不清楚。社会等级是在人和群居动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础的社会组织行为,与机体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密切相关。目前,人们对于等级决定因素的认识还不充分,尤其是针对社会等级的肠脑轴机制是否存在及以何种形式存在仍不清楚。

记者了解到,论文深入探究了肠道菌群对社会等级行为的关键作用及影响途径,发现以高丰度的毛螺菌、Muri菌等为"核心菌群"的特定菌群结构能够驱使SD大鼠在竞争行为学实验中占据优势。本论文随后识别出一条以肠道代谢物丁酸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2为关键靶点的肠脑轴途径,并发现HDAC2的脑区特异性、细胞特异性的表达以及对内侧前额叶皮层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调控作用是影响等级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敲低HDAC2后可使大鼠获得优势地位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本校硕士生汪天、徐锦春和徐毅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徐毅副教授和汪惠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毕楠玺在膜片钳实验中提供了重要帮助。

近年来,汪惠丽教授团队在食品营养成分对神经功能的调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Nature系列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Translational Psychiatry》以及《The Faseb Journal》等杂志上,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撑。

徐锦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