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老区新貌|铜陵:农产品插上了“云翅膀”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36 岁的陈陶胜是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戚矶村人,早年退伍回乡后,他瞄准当地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开始了创业。近年来,陈陶胜瞅准机会,利用新电商平台销售当地各类农副产品,越做越大,成为远近闻名的电商大咖。如今,他在深耕农业产业的同时,成立了铜陵市新农人职业培训学校,致力于培育乡村振兴“新农人计划”,为产业振兴提供智力人才支持。

今年3 月,受到疫情影响,枞阳县不少农产品都出现了滞销。陈陶胜和他的电商企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搭建直播平台,主动帮助枞阳本地的养殖大户销售农副产品,有效解决了当地农产品滞销难题。直播间就设在清理干净的养鸡场内,每场直播最短的2 小时,最长的从早上8 点半一直到晚上10 点半,全天候不间断,本土优质土鸡也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

短短半个月,陈陶胜和他的团队帮助当地农户共销售农产品20万余单,销售金额860万余元。陈陶胜告诉记者,2020 年,从传统电商涉足直播电商,一开始就把直播间全部搬到了田间地头——脱贫户的黑猪养殖场、稻田虾基地等。“直播电商的推送机制就是货找人,我们通过情景式的直播,把特色农产品推送到消费者面前,并承诺七天无理由退货,这份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便逐步建立了起来。”陈陶胜说,他们还建立了农产品的溯源体系,通过二维码小程序,让消费者买到即见到,不仅能了解到手农产品是从哪个农场出来的,还能掌握农场的设施、环境。

陈陶胜带领团队通过实施“主品牌+系列品牌”引导同类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公司先后与57 家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基地、12个贫困村、60 余户已脱贫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直接带动800余户已脱贫户持续增收。

如今,一个更大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陈陶胜的铜陵市新农人职业培训学校即将落地。“希望把我们在传统电商和农业产业领域十年的实操经验,传授给新农人、创业大学生等,壮大整个县域农业体系产业化规模,产生创业氛围。”为自身企业和其它涉农电商板块输送人才,为产业振兴提供智力人才支持。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