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池州齐山景区内现神秘“大脚印” 当地地质学专家现场“揭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近日,池州齐山风景区内马军寨附近一处新发现的地质景观——“大脚印”引起网友及主管部门的关注。据悉,该处发现在《齐山志》、《齐山岩洞志》上均未有记载。神秘“大脚印”从何而来?5月19日,受邀赴齐山开展生态植被调研与地质科考工作的池州学院相关地质专家在现场进行了察看,并从科学的角度对其由来进行了解释,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也随同进行了现场探访。

记者在现场看到,神秘“大脚印”位于池州齐山景区华盖洞与马军寨之间一处灌木丛里。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旅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那里杂草丛生,茂密的灌木将大脚印遮得严严实实,不深入探寻,根本无法发现。“在发现大脚印之后,我们立即组织了一批维护人员,对景点附近的杂草进行了清理。目前,‘大脚印’附近的杂草已基本清理完毕。”

现场察看的池州学院地质专家陈保平教授介绍,这种神奇的地质景观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石灰岩受自然界风化、流水侵蚀等作用,软弱的部分被侵蚀,坚硬的部分得以保存。长年累月的差异侵蚀,在岩石上留下了一个类似脚印的痕迹。大脚印的底部较为平整,极有可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因大脚印四周不易透风,在这里生火比较容易,平整的“脚掌”与后期的人为因素相关性更大。

陈保平教授介绍,位于池州城南的齐山景区素有“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的美誉,属于喀斯特地貌,除了大脚印这样的神奇景观,据史料记载,齐山还有溶洞32个,其中比较著名的溶洞有通天洞、华盖洞、石燕洞、狮子洞、左史洞、强盗洞等。“齐山的这些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可作为实习基地供高校的专家和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旅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以来,景区管委会对照国家4A景区标准及文明创建要求,以再现《齐山志》及《齐山岩洞志》史载景观为目标,大力实施齐山景区质量提升工作。通过改造、修缮、提升,不断提升景区的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景观质量,不断提高齐山的旅游观赏游憩价值和市场知名度。

“在林业和湿地专家的指导下,近期我们重点开展了旅游线路石、洞、峡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清理死树、风吹雪压倒的树木、草本藤蔓和杂竹、杂刺等,让志书上记载的石、洞、峡、泉和摩崖石刻等景观重新显露出来。”景区管委会旅发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与池州学院合作,挖掘齐山历史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活化与创意项目研究,不断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给市民及游客创造一个较高品质的城市景点。

苏娟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