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左线盾构已安全穿越无为大堤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获悉,由该公司施工的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左线盾构机“皖江复兴号”7月20日21点30分许推进到第500环,历时3个月掘进1000米,已安全实现盾构机始发、穿越无为大堤等两项一级风险源。同时,右线“皖江奋斗号”盾构机已掘进超过850环,计1700米,即将进入水下穿越。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是皖江首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安徽首条过江隧道,芜湖市境内第4条过江通道,位于芜湖长江大拐弯处。

隧道连接江北大龙湾新城核心和江南主城的城南片区,北连大龙湾新区规划纬一路,南接弋江区大工山路,全长约5.96千米,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每小时。

隧道有约3.96公里盾构结构穿越长江,设计为双洞双向6车道,采用两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同时自江北向江南同向掘进。盾构机总长均约140米,总重量均约4200吨。

左线盾构机“皖江复兴号”于2022年4月26日顺利始发,和率先始发的右线“皖江奋斗号”盾构机一起进入“双线齐发”全面建设阶段。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共同在长江江底掘进,这在安徽省工程建设史上为首次。

据了解,芜湖城南过江隧道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评价为“目前长江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盾构穿越地层中有1800米岩石层强度极高,地质分布不均匀,长江南岸江滩存在可燃气体,给施工带来诸多挑战。

为应对芜湖城南过江隧道的复杂地层特点,两台盾构机配备了可实现滚齿互换的复合式常压换刀刀盘、DCRM滚刀旋转监测系统、伸缩式主驱动、固定式和伸缩式视频监测系统、有害气体监测系统等,是目前最先进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设备。

据中铁十四局大盾构项目负责人徐恒吉介绍,盾构段主要地质特点是长距离穿越粉细砂、软硬不均、岩土互层、全断面硬岩和粉质粘土等地层。“皖江奋斗号”盾构机自掘进始发以来,一直在粉砂和粉细砂地层中穿越。盾构机上的精密设备全天候进行数据监测,施工人员科学计算地层土体压力和容重,设定合理盾构机掘进参数,保证盾构机刀盘掌子面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平衡,配置高承压管片,并及时进行管片二次注浆,把隧道上部地层沉降控制在1毫米安全范围以内,确保了隧道上方地面构筑物的安全。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芜湖加快形成“两江三城”城市发展格局的有力保证,显著提升主城区的过江能力,促进江北大龙湾新城的发展,推动芜湖全面跨江发展。

戚文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编辑 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