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暖民心 见行动|老有所学,“银发之家”里走出众多摄影“大咖”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眼下正是秋收季节,大地一片金黄,一帮爷爷奶奶兴高采烈地走进田野,一个个用手机拍照,挺有专业范。他们是安庆宿松高岭乡老年学校新近培养的摄影“大咖”。在这个被称为“银发之家”的学校,培养了很多各种爱好的农民学员,增添了很多“老有所学”的乐趣。

“看我拍的这张照片,阳光照在银杏叶上,金灿灿的,多美!”姚圩村村民余罗生是村老年分校学员,参加了摄影技巧初级班,收获颇丰。

今年64岁的青云村村民石玉焰有多重身份,当过教师,做过基层干部,还是一名民间诗人。如今,他又多了一个身份“石导”。学习间隙,他邀约好几个老兄弟们一起拍照,记录乡村美景,留住最美乡愁,广发朋友圈。

老年学校发扬传统文化。

“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提高群众技能,助推乡村振兴,是老年学校的办学原则。”高岭乡党委副书记、老年学校校长胡锋说。据介绍,高岭乡全乡老年学校学员751人。为使更多老人参与活动,高岭乡结合群众爱好开设音乐、舞蹈、快板、二胡班等,结合民俗文化开设舞龙、黄梅戏、锣鼓班等,结合社会治理、农业生产、卫生健康等方面开办相应班级。同时,针对乡敬老院教学点,采取送教上门方式服务老年人。

“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活动模式,结合老年学校建设,将遗失的特色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努力发挥光大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努力将特色民俗文化转化成文化产品,增加群众收入。让老人学以致用、乐在其中。”胡锋说。

“现在年纪大了,就希望大家多出来走走,活动活动,开开心心,身体健康。”今年61岁的高岭乡汪冲村原党总支书记汪庆国说,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获、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就是乡村振兴努力的重要方向。

司舜  胡锋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