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江淮记者走基层|巧手细针织锦绣 “望江织女”美名扬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咔哒、咔哒、咔哒……”望江县53岁的章艳枝在望江县城承租的一个代裁车间里,处理起布料裁剪,双手飞快。对此,章艳枝表示,生产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县人社部门组织的岗前培训。

望江年产皮棉80万担,素有“白云之乡”美誉。据望江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庭真介绍,该县63万人口就有15余万人在县内外从事纺织缝纫生产。

目前,望江全县有纺织服装企业1008家,服装小作坊近3000家。纺织服装离不开这些“织女”的付出,她们端稳技术增收饭碗的同时,也使“望江织女”劳务品牌叫响全国。

章艳枝在望江县城承租的一个代裁车间里处理布料裁剪。

巧手细针织锦绣

由于盛产棉花,望江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出口基地县之一。自古以来,当地就有手工纺纱和木机织布的传统,千百年来,形成了当地人特有的纺织情节。“挑花“文化传承千年的过程中,成就了一代代”望江织女“。

正是这些数以万计的“望江织女“的辛勤工作,成就了望江纺织服装产业的巨大成就。

目前,全县有纺织服装企业1008家,服装小作坊近3000家,电商主体超2500家,服装生产加工设备2.7万台(套),具有年纺纱13.5万吨、织布8000吨、服装3亿件、电商销售服装2.5亿件的生产规模,已形成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2021年,望江县纺织服装行业实现总产值169亿元,带动县内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从业人数5万人。

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岗前技能培训。

“织女”有了人才库

近年来,望江县始终不渝把纺织服装作为主导产业。预计到“十四五”末,纺织服装规上企业可达300家,容纳近10万名纺织服装产业工人。

目前已建成中国(望江)纺织服装产业新城、亮亮纺织科技园、示范创业园等60余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并陆续投入使用。

该县在建设“望江织女人才库”, 成立望江县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全县纺织服装人力资源摸底调查工作,推行“1+x”标准服务体系,建立“全链路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举办各类沙龙活动及会议,定期组织各类技能培训,推广“望江织女”劳务品牌。同时开发技能人才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有效集聚。

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上班的“望江织女”。

“织女“培训成人才

为培育出大批纺织服装产业工人,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望江县与安庆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纺织服装产业学院,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组织企业、院校深度合作对接,使一批批工人转变为新时代纺织服装专业人才。

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用工高峰时达万人。近年来,该公司与上海东华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合作,完成“工学一体”及“现代学徒制”服装工艺与设计等专业学员816人。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活动,委托大企业或职技院校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望江县人社部门还将纺织服装行业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等纳入政府补贴性培训范畴,2018年以来,已累计培训输送17000多人,发放培训补贴1465万元。

在为纺织服装行业培训人才的过程中,亮亮纺织被评为“中国纺织服装人才培养基地”,望江县劳动技工学校被评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上班的“望江织女”。

“望江织女”美名扬

据了解,下一步,望江县将把纺织服装作为头部产业,致力打造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聚力打造全国纺织服装名县。

预计到2025年,全县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家,企业总数达到1500家,力争实现行业总产值400亿元;全县纺织服装产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达5%,实现就业人数达8万人以上。

“望江织女”在县内大显身手的同时,早些年从事纺织服装行业为主的劳动力主要向江浙沪等地输出。在浙江湖州织里“中国童装城“高峰期望江籍从事服装生产加工的产业工人有六七万之众,同时在福建、上海、广东等地,“望江织女”也深受企业青睐。

方明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张大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