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全线两座特大桥主梁合龙 宁芜高速改扩建项目实现突破进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连接安徽省芜湖市与江苏省南京市的重要通道——宁芜高速改扩建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全线两个关键控制性工程,即姑溪河特大桥、青山河特大桥在12月30日先后顺利合龙,标志着该项目向着2023年通车的目标更进一步。

记者从施工方了解到,该项目是连接安徽省皖江地区与苏南、上海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重要通道,起点位于皖苏省交界处,终点位于芜湖枢纽互通立交。路线全长49公里,项目投资概算69.22亿元,全线共分为3个路基标段。其中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的第二标段由中交二航局承建,标段范围内包括17公里长路基路面,68座涵洞,2处互通,24座中小桥梁,以及全线关键控制性工程——姑溪河特大桥及青山河特大桥。


两座特大桥均采用下承式钢箱系杆拱桥结构。其中姑溪河特大桥全长2079米,主跨138米,因上跨姑溪河,地方海事要求临时支架需预留通航孔,孔径达52米,接近两个标准篮球场的长度。“如何有效应对52米通航孔对梁体应力、变形的影响,是个大难题。”项目负责人肖厚军谈到,项目团队前期进行了十余次方案讨论及优化,先后3次组织国内桥梁专家召开评审会议,制定了详尽可行的施工方案,最终明确了通航孔处主梁采用悬臂吊装,先主纵梁合龙,后桥面板合龙的施工工艺。

姑溪河特大桥主梁吊装根据航道部门要求,公告封航时间为40天。但因今年降雨少,姑溪河水位低,导致浮吊及钢梁进场时处处受阻,首榀钢梁起吊时间为11月24日。吊装期间又受到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影响,且迎来疫情放开后的第一波高峰冲击,实际施工时间仅有36天。这短短36天,姑溪河特大桥主跨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华丽转变,同时实现了主桥高精度合龙。

青山河特大桥全长1071米,主跨160米,考虑到青山河河床浅,大型浮吊难以进入施工区域,项目部经过多次方案优化调整后,采用拖拉滑移施工工艺,即在南岸设置钢梁拼装平台,采用280吨汽车吊将主梁节段吊装至滑移支架,通过千斤顶将主梁拖拉滑移至北岸,逐节段滑移完成后,最终在南岸端横梁处进行合龙。

两座特大桥主梁合龙后,将开始梁上搭设拱肋支架,继而进行拱肋及吊杆安装作业。待拱肋及吊杆安装完成后,进行桥面附属设施施工。两座特大桥新建桥梁预计2023年5月底通车,届时将封闭老桥进行维修加固作业。

G4211宁芜高速皖苏界至芜湖枢纽段改扩建工程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对完善区域交通路网、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守印 盛浩宇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编辑 彭玲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