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安徽省政协委员吴向明:巢湖湿地要禁止无人机拍鸟追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近年来,巢湖流域加大生态治理,合肥还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安徽省政协委员吴向明认为,要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应该持续提升巢湖湿地品质品位,将巢湖打造成鸟类天堂,"尤其是利用好候鸟资源,发展好观鸟经济。"

吴向明说,数据显示,巢湖鸟种已超过300种,冬季飞抵巢湖越冬或中转的候鸟种类和种群数量逐年增长,"比如,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黑鹳、卷羽鹈鹕、青头潜鸭、黑脸琵鹭、黄嘴白鹭等频频现身,其中东方白鹳一次集体亮翅1000多只。"另外,夏季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如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胸鹀、二级保护鸟类水雉等也明显增多。

吴向明认为,发展观鸟经济,对于带动文化旅游、生态健康、休闲消费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候鸟尤其是国宝、明星级候鸟冬季迁徙,只能将巢湖作为中转站。比如,黑鹳已连续3年来到巢湖,短暂停留后又飞往他地。"

为此,吴向明建议,巢湖外侧各大湿地建设要更加精细、精致,尤其要避免植物杂草大面积、无序化生长。"有的湿地只见一望无边的草丛,不见清澈粼粼的水面,景观粗糙,水鸟无从下脚,无景可看、无鸟可观。"吴向明说,有的湿地的水面是池塘式的"小块块",没有纵深空间,水鸟缺乏安全感,同时积水较深,涉禽水鸟无法捕食,因而难以久留。"建议对湿地内的部分小水面进行必要的大合并,并在冬季降低水位。"

巢湖沿岸有大量的私家养鱼场,为冬季候鸟提供食物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大多环境不优,不利观鸟。吴向明建议,对渔场环境整治提出要求,提倡生态养殖,"也可考虑对他们因候鸟捕食产生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鼓励他们爱鸟护鸟。"

"巢湖内侧在冬季不影响蓄水和船只航行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降低水位,形成浅水区域和滩涂,以利水鸟捕捉鱼虾等食物。"吴向明说,目前湖内冬季浅水区和滩涂数量太少、面积不大,对候鸟的容纳十分有限,非常影响候鸟种群数量。"建议加强规划和打造,同时建议匹配种植一定规模的水生植物作为屏障,让水鸟栖息、捕食有安全感。"

吴向明说,可以在环巢湖有条件的地方试点打造"候鸟小镇""候鸟小村",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让沿岸湿地群众在绿色发展中得实惠。同时,他也认为,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和执行,成立观鸟护鸟组织,加强湿地监管,"坚决杜绝用无人机拍鸟追鸟等不良现象。"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项磊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