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聚焦安徽省两会 | 多名省政协委员建议加快凌家滩遗址申遗步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距今5800-53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心聚落遗址,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在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凌家滩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引起了很多政协委员的关注,委员们建议加快申遗步伐,促进文旅融合。

加大考古研究 提炼文化内涵

安徽省政协委员吴桂林说,凌家滩在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凌家滩遗址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玉双联璧元素被2022年冬奥会设计的同心圆奖牌所采用。“为了更好的加大保护利用,要加强凌家滩遗址保护,同时加快申遗步伐。”

吴桂林建议,要依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征迁、博物馆建设、周边环境治理、相关配套等。同时,加大考古研究,提炼文化价值内涵,协调解决遗址保护区环境整治、基础建设的要素保障,确保遗址公园周边环境治理、配套项目落地等。

增强考古力量  加大周边考古调查

省政协委员王晓焱也表示,自1985年发现以来,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取得丰硕成果,遗址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去年底正式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

王晓焱建议,要成立高规格的申遗领导小组,构建多元化的财政保障机制,提供强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申遗工作团队。“要增强考古发掘力量,加大凌家滩遗址周边考古调查和发掘力度,进一步弄清凌家滩文化格局。”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