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代表委员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让皖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口实现本地城镇化就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今年我关注的重点是让皖北地区外出务工人口实现本地城镇化就业。此外,我也准备了关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建议。”赵皖平已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的他最关心的就是农业农村发展,思考最多、呼吁最多的也都是三农问题。全国两会将于下月初在京召开,赵皖平正在准备多份与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建议。

皖北地区地处黄淮海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长期以来,安徽省致力于推动皖北振兴,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当前皖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赵皖平说。近年来,我国人口再生产越来越成为难题,需要国家宏观层面出台支持皖北地区外出就业人员及其家庭就地城镇化的政策措施,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皖北地区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赵皖平建议,国家制定顶层规划,开展就地城镇化的成本研究和评估,包括农村人口层面上的个人成本和国家层面上的公共成本。同时,选择对口结对帮扶地区开展试点,出台鼓励皖北地区外出就业人员及其家庭低成本就地城镇化的政策措施。

“我建议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2个部门印发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为基础,进一步细化皖北地区相应配套政策。”赵皖平提出,结合推进城镇化建设,将大型城镇安置区及配套设施纳入地区空间规划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聚焦安置区配套教育、医疗设施等短板,在下达省、市、县预算内投资计划,对搬迁任务重的市县予以倾斜支持,在分配教育领域相关资金时,对搬迁任务重的地区予以倾斜支持。开展就业帮扶,多渠道创造就业机会,健全安置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搬迁群众通过创办网店、参与快递物流等方式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将不同区域之间开展对口合作帮扶作为一种重要连接方式,促进结对城市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赵皖平建议,要规范安置管理,支持地方配套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安置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引导搬迁群众移风易俗,形成邻里和睦、守望相助、文明节俭的好风尚。有序推进旧房拆除和旧宅基地复垦整治、安置住房不动产确权登记等各项工作,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节余指标,支持易地搬迁相关政策,支持搬迁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产业。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