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安徽: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据安徽省发改委网消息,近日,安徽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公布。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全省每年实现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全省每年实现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全省每年实现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显著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未落户常住人口。“一圈一群一带”城镇化战略格局全面形成,合肥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皖北城镇群承载人口和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长江城市带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

实行省内户口一站式无证迁移

实施方案提出,坚持存量优先、循序渐进,引导各地结合实际,推动在本地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实行省内户口一站式无证迁移,严格落实户口迁移长三角区域“跨省通办”“全国通办”政策,提高落户便利性。

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二轮土地延包政策。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国家试点。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

推动企业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费

实施方案提出,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大力推行电子居住证,探索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流入地普惠性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保障范围。

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卫生健康服务纳入属地化管理。

推动企业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费。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逐步实现省级统筹,推进每县每年开通至少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做实失业保险省级统筹,深入实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机制。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