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全部由在校大学生参演!安庆师范大学青春版《女驸马》完成公演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10月2日晚,入选2023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剧目的青春版《女驸马》在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完成公演。与以往戏台上的《女驸马》不同,本场表演的18名演员均是来自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黄梅戏表演专业、平均年龄仅20岁的大学生。

参演学生在后台化妆。

与传统演出相比,此次青春版《女驸马》在化妆、服饰、舞台调度方面进行了创新,整体效果十分适应年轻人的审美趣味。戏台上的演员莲步轻移,水袖轻扬,用精彩的表演将女驸马冯素珍为救未婚夫而女扮男装、不畏艰险的故事呈现在观众面前,一神一态、一字一句间尽显戏曲之美。

身着红袍,帽插宫花,女驸马冯素珍的扮演者、黄梅戏表演专业2020(1)班徐越一亮相便吸引观众纷纷拍照。虽然平时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专业技能上,但这次全新的尝试对徐越而言,仍旧是不小的挑战。由于戏曲艺术中男、女步的走法并不相同,这意味着她需要在把握好每一句唱词的同时,根据不同场景变换脚下的台步。"扮男装的情节要求我穿厚底鞋、走男台步,这对我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徐越说。

反复调整、反复推敲、反复练习,这样的场景是徐越和她的"戏搭子"们半年排演生活的缩影,更是她们大学四年练功的常态。

参演学生在排练。

戏曲讲究"童子功",与老演员相比,学生们最大的弱势就是入门晚、基础差。为弥补学生们和"老将"间的差距,黄梅剧艺术学院院长韩再芬以及郭霄珍、汪莉、余淑华等多位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亲自"上阵",口传身授,一对一、手把手地进行示范教导。

学生在舞台正式表演。

提到公演的成功,国家一级演员、黄梅剧艺术学院副院长刘国平常说这台青春版《女驸马》是摆出来的、是念出来的。在平时排练中,台步出错,老师们就用手把学生的脚摆到正确的位置;没有锣鼓,老师们甚至带领学生用嘴念出锣鼓声,只为将所表演的每一段戏唱到出彩。"为教他们唱出一段好戏,就必须得亲身示范,来回折腾。即使嗓子唱哑了,我们也觉得非常值得。"刘国平说。

"让安庆‘门牌’——黄梅戏在大学生身上传承下去,这便是我们排演青春版《黄梅戏》的最初目的,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从练功房走向社会大舞台。"刘国平表示,黄梅戏作为特色传统文化,能够在青年人中得到口口相传也是专业建设的初衷。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通讯员 刘芮青 王莎莎 李武 朱涛摄影报道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