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宣城市区一核心路段改造升级,两座桥为何还是“卡脖子”?相关部门回应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宣城市相关部门对城区主干道鳌峰路一段约1.5公里长的路段进行改造,机动车道由原先的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六车道,10月4日,改造路段机动车道恢复通车。该路段两侧有十多个政府部门办公点,以及多个住宅小区和一所中学。恢复通车后虽然道路面貌焕然一新,但也有宣城市民认为非机动车道变窄,该路段两座桥没有拓宽,成了“卡脖子”路段。宣城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回应,两座桥梁改造涉及防洪、征迁等程序,难度较大,此次并未列入改造计划。

改造后的鳌峰路路面平整,机动车道拓宽。

城区核心路段改造升级

10月4日晚上,宣城市区鳌峰路改造项目车行道全线贯通。据介绍,该项目于今年5月底正式启动,主要分四个标段施工,计划工期7个月。车行道国庆节期间贯通,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

鳌峰路是宣城市区的一条核心道路,此次改造的路段是从鳌峰路东端与梅溪路交叉口至鳌峰桥西端。这一段路位于宣城市区中心城区,道路两边有包括宣城市委、市政府办公大院等在内的十多个政府部门办公点,以及多个住宅、一所中学。

上述路段的机动车道原是双向四车道,每天早晚高峰车流量很大,道路交通压力大。经过改造后,大部分路段的机动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

道路拓宽了 桥还是“卡脖子”

因要对交通要道封闭施工,鳌峰路改造工程颇受宣城市民关注。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改造后的车行道通车几天后,有宣城市民感觉不错,但也有市民认为,道路拓宽的感受并不明显。

“今天发现鳌峰路修过了吗?感觉和从前没有什么区别啊?”“非机动车道修成了一人巷,等着堵吧。”“不加宽鳌峰路上两座桥的装修就是耍流氓。”

10月11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骑着电动车体验了这一新改造的路段。路面沥青铺设一新,更为平整,机动车道比此前更宽了,原本占据较大空间的绿化带被护栏和花盆取代。非机动车道比此前要稍狭窄一些,记者体验的时间并不是高峰时段,未感觉到在非机动车道通行不便。

此次改造的路段涉及旱桥和鳌峰桥两座桥梁,两座桥梁的路面宽幅是双向四车道,且两座桥面都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经过桥面时都需要占据机动车道。两座桥并未在此次改造中拓宽,有宣城市民认为,这也让两座桥变成了这段路的“卡脖子”路段。

只有双向四车道且没有非机动车道的旱桥,在此次改造中没有拓宽。

老城区道路拓宽难度较大

带着市民的疑问,10月11日,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宣城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负责人。该负责人解释,此次改造的鳌峰路路段是城区最核心的道路,两侧政府部门、住宅小区、学校等交通吸引点很多,这一段路的行车道宽30米,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两车道之间的绿化带。“两边人行道上紧挨着行车道都种了梧桐和香樟树,树龄可能都超过30年,不仅有园林绿化的作用,也已经是城市的记忆,很难通过挪移树木来拓宽行车道。”

据该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路段原本双向四车道的机动车道宽约15米,两侧两条非机动车宽分别为5米,两种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宽分别为2.5米,此次改造压缩了原本的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空间,扩大了机动车道宽幅。“非机动车道宽从原来的5米变了3.5米,符合正常的要求,两辆电动车并行是可以的,可能在高峰时段需要排队。”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本2.5米宽的绿化带改成了花香护栏,既有物理隔离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作用,也有一定的绿化功能。

原本的绿化带改成了花香护栏。

两桥此次未列入改造计划

旱桥是一座跨越道路的桥,桥下并不是河流而是一条经过住宅区的道路。“旱桥两侧有六栋居民楼,如果要拓宽旱桥,不仅工程时间会很长,也会对两侧几栋居民楼的采光等造成影响,要是征迁,资金投入会很大。”宣城市住建局市政园林公用建设管理处负责人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鳌峰桥是跨越宛溪河的重要桥梁,要对鳌峰桥进行改造拓宽,需要满足防洪需求,审批难度大,此次改造路段并不包括鳌峰桥,但后续相关部门计划对鳌峰桥桥面和桥东端的一段道路进行修复等。“如果对两座桥进行拓宽,需要封闭施工的时间会很长,对交通影响太大。”

双向四车道的鳌峰桥也未在此次改造中拓宽。

据介绍,为了缓解此次改造路段的交通压力,除了拓宽道路外,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增加了路两边停车位的数量,特别是在上学和放学时交通压力较大的宣城市第六中学附近,新增建设了两处机动车停车场和一处非机动车停车场,为接送学生的家长提供便利。

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

编辑 王翠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