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未成年人已成网络运用的主力军,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环境,加强其媒介素养的教育,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今年人代会上,省人大代表张文艳将提交《关于加强网络监管,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建议》,建议对短视频平台实行实名认证机制。
青少年价值观受到网络影响较大
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社交媒介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平台快速崛起,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并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之一。张文艳坦言,由于当下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网络环境中,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身边很多孩子沉迷其中。
“青少年正处在三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内容关乎当代青少年的整体素质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言行举止和社会的整体氛围。”张文艳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各种管理办法对短视频平台进行规范和整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对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明确要求,短视频平台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供用户自行选择,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还是有部分青少年,因为缺乏自控力和判断力,受到网络负面的不良影响,导致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学业荒废。
建议短视频平台实行实名认证机制
张文艳建议,主流媒体应创造出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丰富短视频的内容,提升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为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供更多的营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要对新媒体运营者进行正确的引导,规范其依法依规经营,提高短视频等新媒体的质量,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合法、健康,成为青少年能从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可信赖的新媒体平台。
她还建议,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提供低俗、暴力、色情等劣质内容的新媒体运营者,相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应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要求短视频平台实行普遍的实名认证机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等手段将未成年人用户和普通用户群体区别开来,然后对所有的未成年人强制开启网络监管模式。此外,学校还要正视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增设相关课程,让青少年学会在新媒体背景下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学会甄别海量信息中的精华与糟粕,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大皖新闻记者 姚一鸣 叶晓 余康生 徐琪琪 实习生 张清怡 华震宇 张燕 徐寒钰
编辑 彭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