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安徽第二场“直通两会”:三名人大代表亮相共谋发展良策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1月23日上午9时,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合肥开幕。第一场全体会议后,举行了两会期间的第二场"直通两会"采访活动。丁俊、方少杰、周冰一三位代表走上通道,围绕水利发展、学校"课间10分钟"、法治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传递民情民意,畅谈履职心声,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丁俊:推动加快建成安徽现代水网

"日前,水利部印发文件表扬了一批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农村供水方面工作成效显著的省份,每项表彰我省均榜上有名!"安徽省人大代表,六安市水利工程建管处灌区管理科科长、高级工程师丁俊说,安徽省水利事业快速发展,为稳增长、惠民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

据介绍,2023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决策部署,持续大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促进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水利项目落地实施。全省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641.3亿元,同比增长8.2%,再创历史新高,争取中央投资114.1亿元,争取份额位居全国第一。开工建设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淮河一般行蓄洪区建设、长江安庆河段治理等重点水利项目86个,皖北群众正在逐步使用引江济淮工程优质地表水源替代地下水源。

"但是我们也看到,全省河湖水系众多,气候条件复杂,近年来极端天气增多,水旱灾害密集交替发生。"丁俊说,2016年、2020年我省发生流域性大洪水,2019年、2022年发生罕见旱情,全省防洪减灾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同时,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总体呈现南丰北枯、易旱面积分布广的特点,淮北平原区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资源相对匮乏,供水保障体系还存在短板,河湖水生态环境和智慧水利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丁俊表示,作为一名水利领域的省人大代表,他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开展调研,积极为全省水利发展建言献策。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安徽水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着力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配置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推动加快建成"系统集成、多元融合、循环通畅、安全绿色、创新智能、调控自如"的安徽现代水网,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方少杰:安装"稳定器"激活课间10分钟

近期,学校"课间10分钟"问题受到不少家长的关注。那么应该如何保障好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对此,安徽省人大代表、灵璧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员方少杰表示,要真正激活课间10分钟,必须解决安全、教育质量、活动场地三个问题,做好相应保障工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中小学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方少杰称,经过调研,她发现影响课间10分钟的因素主要有安全、教育质量、活动场地等问题。"安全隐患是扼杀课间活动的主要因素,不少学校教师担心承担责任,通过限制学生课间活动范围和自由度,来减少这种风险。"

方少杰提出,建议学校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安装"稳定器",让学生课间活动动得放心:首先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公告栏等渠道做安全提示,向学生讲清课间活动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做好环境安全保障。提升走廊护栏、栏道扶手、监控摄像等硬件设施的质量,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还要配好安全监督员,加强室外场所设施排查和人员值守,做好课间活动秩序维护,让孩子们快乐放心地活动。

另一方面,方少杰建议,要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打响"下课铃"。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严格执行课间10分钟,鼓励学生课间走出教室。同时,要规范常态化督导机制,打响"监督铃"。要在日常督导、教学视导等常规检查中关注落实课间活动问题,"一校一案"制定具体办法,督促学校错时错峰组织课间活动。

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有序地活动?方少杰提出,建议创新课间活动形式,挖掘民间活动资源,在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有序活动。同时要系好"大手牵小手"活动绳,可以是老师和孩子结对子一起游戏,还可以是高年级和一、二年级孩子结对子游戏,培养学生相互照顾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主动尽责,家庭积极配合,社会有效支持,有力联结,共同守护孩子们的课间10分钟。

方少杰还建议,要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空间创造活动场所,开辟学校课间活动"游乐场",可以利用学校操场,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利用楼道地面开发"跳房子"等益智类游戏,也可以利用劳动基地,开发亲近大自然等劳动游戏。

周冰一:科学立法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怎样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对此,安徽省人大代表、当涂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周冰一表示,首先要做到科学立法,有法可依是法治的基础。

周冰一称,近年安徽省委作出"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安徽省就此制定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条例》是全国首部省级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专项立法,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立法、先行示范的积极实践和有益探索。

"如果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企业发生民商事纠纷,人民法院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便可根据这个条例,结合个案情况,以鼓励、引领、维护、辅助等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导向,来把握具体问题的司法适用,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周冰一说道。

另外,周冰一介绍,为了充分发挥法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规范保障,还要做到公正、能动司法。"当涂法院处理过一个案件,我们辖区内有一家具有现代化铝型材生产技术的企业,曾被授予‘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称号。2015年,由于产能严重过剩,该公司投资在建厂房停工、生产陷入停滞、大批债务接连到期。"周冰一称,该公司仅在当涂法院作为被执行人应履行标的额就高达3000多万,多位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过对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债务形成原因的深入了解,我们的执行法官认为不能简单地采取拍卖、变卖设备、生产线等强制执行措施,否则该公司将难以翻身。经过反复研判和沟通协调,我们得到了债权人的同意,采用"活封"的执行策略,就是设备查封,不能卖,但是可以继续生产。"

最终,该公司不负众望,设法盘活资产、恢复生产、加强管理,终于扭亏为盈,不仅还清了债务,经营效益还持续向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而能动司法、善意执行换来企业出路,这就是最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周冰一说,作为一名法官,她也一直在积极践行马鞍山法院树立的"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将司法服务送到"家门口",实实在在解决企业问题,为民解忧。

作为人大代表,她也带来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希望对破产管理人名册进行调整增加,以适应破产审判工作的需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发挥法治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余康生 于源绮 姚一鸣 徐琪琪  实习生 张清怡 张燕 徐寒钰 华震宇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