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安徽省政协委员戴夫:建议我省高校开设“湿地保护与修复”专业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建议安徽高校开设“湿地保护与修复”专业,推动“以竹代塑”打好绿色发展的好“竹”意,构建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多元工作体系……今年两会期间,安徽省政协委员、合肥市政协副主席戴夫带来了一系列提案,关注生态、环保、教育等多个话题。

建议安徽高校开设“湿地保护与修复”专业

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不仅提供多种资源,还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安徽省湿地保护成效显著,但是,省政协委员戴夫也看到,目前我省湿地人才队伍还不足,因此希望开设“湿地保护与修复”专业,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戴夫说,目前全国只有西南林业大学设立了湿地保护与恢复本科专业,建议加强安徽本地专业人才的培养,由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林业局联合在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湿地保护与修复”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同时支持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省属高校申请增设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相关专业,以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

另外,戴夫建议推广实施社区共管模式。“湿地管理机构与保护区周边社区群众建立伙伴关系,二者共同参与保护区保护管理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戴夫说,希望在湿地保护与修复当中应充分调动和挖掘社区的力量参与,努力搭建湿地保护领域内的社区共管安徽样板。

“以竹代塑” 打好绿色发展的好“竹”意

当前,“以竹代塑”已上升为国家行动。在助力“以竹代塑”产业体系中,我省还面临诸多挑战。对此,戴夫建议,改变传统竹品粗放生产为集约经营,组建“以竹代塑”传统个体生产者形成区域联盟,提高企业风险能力。

同时,建立村级粗加工、县级精加工产业体系,提高粗加工竹材价格,以“企业接洽产业”模式获取本地竹企的话语权和议价权。另外,还要招引龙头企业,开发“以竹代塑”中高端产品。

戴夫还建议加大环保普及和宣传,纳入研学主题、设计“竹文化”安徽伴手礼,养成居民购买“以竹代塑”产品的习惯。同时依托竹林自然资源和非遗传统文化,发展森林康养、文化研学、乡村旅游多种产业,带动民宿、竹食餐饮、竹文创产品发展。

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出主意

中小学生群体在学习、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增大,呈现出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和心理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趋势。为此,戴夫也提出“关于构建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多元工作体系的提案”。

戴夫说,要打造三级心理健康教育梯队,将省内高校专家、各区县心理教研员、各校优秀心理教师队伍作为第一梯队,组织各校一线中小学心理教师为第二梯队进行专业督导,将基层力量作为培育的第三梯队。

戴夫建议,整合一个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平台,充分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儿童之家”的阵地作用,实现服务资源共建共创共享,为青少年提供便利可及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 于源绮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