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守护万家团圆,听听他们除夕夜坚守岗位的故事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月9日晚,正是除夕夜。这一天,万家团圆相聚,期待着新年的到来。然而万家灯火的背后,还有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保障大家安心过年。当天晚上,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几位坚守在不同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听听他们在岗位的除夕夜故事。

除夕当天帮助寻亲求助人员团圆

今年59岁的马义民是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科技信息室的民警。2月9日除夕夜,马义民依旧忙碌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值班备勤工作。过了除夕,春节假期他还要参与巡逻等工作。

"四川南充市救助站传来了一条杨某的个人信息。"2月9日,马义民一边说着,一边登录查询系统,根据仅有的几条信息,他很快锁定了杨某的亲人,并打电话进行核实,确认后通知救助站,前后用时仅5分钟左右。“每天群里约有50条寻亲求助信息上传,我利用工作之余时间帮着寻找。”马义民说。

2018年9月,马义民建起了第一个“圆梦警民救助群”,如今已扩建为5个群,覆盖全国1200多个救助站,累计帮助1.3万个家庭实现团圆。

还有一年多,马义民即将退休,出身于警察世家的他,服务人民这项使命,早已融入他的血脉。他牵头成立了名为“定团圆”的公益项目,旨在为更多流浪失散人员寻回亲人。

“我明白,团圆是人间最美的画卷,每一次忧心的分离,都使得团聚的时刻更加珍贵。因此,在奉献与不懈中,我将努力筑梦万家团圆,为每一个寻亲的故事注入温暖和力量。”马义民说。

29年春节值守 ,只为万家欢乐团聚

新春佳节期间,广大市民或与家人团聚,或选择外出游玩,享受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这个时候仍有不少人坚守在岗位上,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庐阳供电服务中心抢修班班长陈兴就是其中之一,今年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29个春节。

2月9日,农历腊月三十14:50,位于合肥市四牌楼附近的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庐阳服务中心内,刚刚完成辖区电力设备巡视工作回到班组的陈兴接到报修工单,二话不说,他立刻驾驶着抢修“小黄车”赶赴现场。

左一为陈兴

往日喧闹非凡的大街小巷变得空空荡荡,难寻行人踪迹。不到20分钟,陈兴和同事们抵达庐阳区四里河路龙灯社区4栋,市民阮怀爱早已等候在楼下。“家里面正在准备年夜饭,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没电了!”阮先生焦急地说。

经过现场排查,故障原因为居民家中的零线端子排故障,这是用户管理资产,并不属于供电公司管辖范围内。为了尽快恢复供电,陈兴立刻协助阮先生买来备件更换上,不到10分钟就顺利恢复供电。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用电无忧,陈兴和同事们又对该单元楼的供电线路进行再三检查,确认无误后才离开。“大过年了,真是太感谢师傅们了!”阮先生说。

回班组的路上,陈兴打开了话匣子。据介绍,自1996年从部队退役之后,他转业至当时的合肥供电局配电抢修班工作。由于岗位特殊,从那个时候开始,每年春节他都会和同事轮流在岗值守保供电。“我是一位老党员、老军人,一定要以身作则服务好每一位用户。”陈兴说。

据了解,庐阳供电服务中心负责合肥市庐阳区近百万居民的供电保障工作。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小区、一条线路的电力问题,他们都会24小时随时响应。本月初开始,该中心全面进入“春节保供电”特殊工作时段,进一步增加人员力量,提升春节期间工作效率。

前几日,合肥地区遭遇多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陈兴和同事们放弃休息,使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黑科技”,加大设备巡视力度,快速消除问题隐患。他们进一步延伸服务,上门协助辖区医院等重点用户做好自管电力设备巡视消缺工作。

据统计,陈兴担任班长近20年来,庐阳抢修班累计服务客户超18万次。 他们高效、热情的抢修服务不仅是合肥供电公司的“金字招牌”,更获得辖区居民一致称赞和肯定。

回到班组已是下午4点,抢修师傅们陆续回到班组。放下手中的工具,他们拿起锅铲在厨房里忙碌起来,一道道佳肴很快便“火热出炉”。“祝福大家新年进步,龙年行大运!”端起饮料,他们相互祝福着。实际上,抢修师傅们相聚时刻十分短暂,他们随时就有可能接到工单,上门为市民们提供供电服务。

“这些年,不能陪家人过节有些遗憾,但能守卫千家万户光明和温暖,我很自豪。家人们都很理解和支持,真的非常感谢!”陈兴说。明年4月,陈兴即将退休,他表示一定会站好最后这班岗,认真对待每一位客户,坚守至工作最后一天。

跨越两千公里的坚守

除夕夜回家团圆是中国人传承几千年的风俗,合肥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基层员工李锋博的家在两千公里外。作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他本可以申请回家过大年,但面临春节岗位人员紧张,他总是主动请缨参与值班,把休假的机会让给其他同事。

“我老家离合肥两千多公里,我可以等暑期再回东北老家,现在有爱人和孩子陪我一起,没觉得辛苦。”李锋博说。从业15年,他先后在场站运行工、维修员、巡线班长、技术员、服务所主任等多个岗位历练,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急先锋”和“多面手”。

近期安徽遇到了极寒的雨雪天气,是冬保的高峰期,也是燃气安全事故易发期。前不久LNG保供时设备突发问题,时间紧任务重,值守人员轮流上阵都未找出原因。李锋博知晓情况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勘查。此时已临近深夜,户外气温低至零下10摄氏度,虽然他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但没过一会,就冻得直跺脚。只有用嘴向双手哈气,又将双手伸进怀里,暖和一点后再继续工作。就这样,取暖、操作,取暖、操作,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多小时,在他细致检修下,终于将问题圆满解决,LNG恢复正常输气。

“选择这个行业,就要担起这份责任,保障用户安全用气一刻也不能放松。”李锋博说。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李锋博手机24小时开机,有时电话一响,他就会特别紧张,生怕哪里出现问题。即使不值班,他也随时做好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我现在已经习惯了,洗澡时候手机都要拿在身边。”十五年如一日,作为公司技术骨干,不论极寒酷暑,还是节假公休,只要生产出现问题,李锋博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及时解决问题。他用对工作的热忱守护着“城市气脉”,用责任和担当保障着“万家炊火”。

从事消防十年只陪家人过一次除夕

金成举是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三站班长,今年是他从事消防工作的第十年。2月9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上金成举时,他刚处理结束荒草着火的警情回到了消防站。

金成举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他是阜阳人,女儿出生6个月,家人今年都在阜阳过春节。今天是除夕,虽然自己没有回家,但是早上和晚上都和家人打过视频电话。

因为工作原因,这十年金成举只有2019年结婚那年除夕是陪伴家人一起度过,剩下的除夕夜都是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家人都知道我的工作性质,也都理解并支持我。”金成举说。

金成举告诉大皖新闻记者,除夕夜警情比较多,工作比较忙。除夕当天除了火警外,还接到有车祸的警情前去救援。当天晚上7点,大皖新闻记者再次联系金成举时,他正在备勤中,在岗位上保障万家团圆。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余康生 通讯员 李岩

编辑  张思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