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安徽人文讲坛 | 2月25日开讲安徽戏剧版图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戏曲是安徽的主要艺术门类,不仅有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古老的目连戏,还对全国很多剧种的产生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被誉为“徽池雅调”的青阳腔、徽调。其中徽调从“昆弋”交融到“徽汉”合流,孕育出了国粹京剧艺术,黄梅戏更是一枝独秀,享誉海内外,深受观众喜爱,成为安徽的一个重要文化名片。

安徽戏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根据全国剧种普查数据,安徽现在拥有31个剧种,其中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皖南花鼓戏、淮北梆子戏、坠子戏、推剧、岳西高腔、淮北花鼓戏、四平调、清音戏、嗨子戏、二夹弦、青阳腔、皖南目连戏、含弓戏、洪山戏、太湖曲子戏、弹腔、文南词、贵池傩戏、梨簧戏、卫调花鼓戏本土剧种24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一方水土养一方戏,不同的人文物理、山川风貌、地域方言丰富和塑造着不同的剧种,形成独特的品格,它们共同构筑了丰富多彩的安徽戏曲文化。如果您对该场讲座感兴趣,可于2月25日(周日)15:00前往安徽省图书馆东二楼学术报告厅听讲。

讲席嘉宾:

张莹   安徽省艺术研究院《新戏剧》编辑部主任,一级编剧,研究方向:戏剧创作与研究。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江淮名家领军人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创作有《一个都不能少》《扫帚书记》《团圆》等多部舞台剧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文旅部剧本扶持工程,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央电视台等演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

编辑 许大鹏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