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她们曾经是春风得意的店老板,或是年轻有为的微商创业者,本该前途似锦,却追求一夜暴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庐州女子监狱)里的“老板”的故事,她们的经历不仅是警示,也是对消费者日常的消费提醒。
为追求“生意好”
她用罂粟壳熬牛肉汤
张某,今年55岁,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2023年,张某在淮南某闹市区开设了一家牛肉汤馆。因房租较高且生意不好,她在“高人”的指点下提升“口味”,在明知罂粟壳属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的情况下,仍将购买的罂粟壳掺入香料包并放入牛肉汤中熬制,供不特定人群食用。
“315”小课堂:如何识别添加罂粟壳的食品?
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庐州女子监狱) 法制科科长姚锋介绍,一般可能使用罂粟壳作调味品的主要为火锅、汤菜、烧烤、小龙虾、卤煮等食物,罂粟壳外形为枣核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尖。不法商家将罂粟壳打碎成粉加入食物,肉眼可能难以分辨。
姚锋表示,外出就餐,对于那些味道格外吸引人的饭菜一定要多个心眼。初次吃加了罂粟壳的火锅和卤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微红、口感舒服、不易入睡等感觉。
为“节省成本”
她提炼废弃油脂供顾客反复食用
李某,50岁,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
2018年,李某开设火锅馆,为“节省成本,改善火锅口感”,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将顾客食用后剩下的火锅汤底、废弃油脂进行回收、提炼加工,制作成“老油”掺入锅底中,反复销售给顾客食用。
“315”小课堂:如何防止吃到“老油”?
姚锋建议,在未下菜前用汤勺搅一下, 查看锅中底料是否有渣, 如煮过的菜肉等,另外,除个别特色火锅味道特别外, 一般新鲜的锅底无异味, 如果品尝后感觉发酸或者带怪味, 这样的锅底大多有重复使用“剩油”的嫌疑。
为牟暴利
她生产销售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药”
邓某,今年28岁,因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
2021年,邓某网购荷叶粉、麦芽糊精、果汁粉等辅料以及胶囊板,购置压片机、搅拌机等机械设备,生产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并通过微商等平台进行销售,从而牟取暴利。
“315”小课堂:西布曲明是违禁药物吗?
姚锋介绍,西布曲明是我国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的减肥药。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物,人服用后会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和心肌梗死。
专家也提醒称,不要乱服减肥药品,即使要服用,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而且在服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肝、肾、心脏等器官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当立即停用或就医。
姚锋表示,犯罪分子之所以会选择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殷意智
编辑 王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