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说起安徽土生土长的原生鱼,很多人可能陌生又熟悉——看起来似乎很眼熟,但又说不清它们的名字,习性就更不了解。清明假期,合肥海洋世界将在二楼区域模拟不同原生鱼生活环境,设立原生鱼水生生态展示缸,推出“安徽原生鱼展”,不妨去看看它们吧。
安徽有淮河、长江和新安江三大水系,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580多个,总面积为1750平方千米,这些河流和湖泊构成了安徽省丰富的水系网络,其中孕育了多种多样的安徽原生鱼类。简单地说,原生鱼就是土生土长于原产地,有一定观赏价值但尚未被作为观赏鱼进行养殖或市场交易的野生非外来鱼类。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原生鱼种类丰富繁多,大约有800余种,而依据生存环境,可以分为江河原生鱼、溪流原生鱼、湖泊原生鱼、池塘原生鱼等四类。最让人熟知的有:鳑鲏鱼、中国斗鱼等,这些鱼在繁殖季节会出现“婚姻色”,颜色鲜艳更具观赏价值。而原生鱼与观赏鱼最大的区别就是原生鱼不像观赏鱼普遍那么漂亮,大多数原生鱼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副“朴素”的模样。
“大部分人对安徽原生鱼的印象就是‘小溪小河里的野鱼’。”合肥海洋世界游客服务部经理朱昌胜介绍,它们不仅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本次举办安徽原生鱼展就是为了展示原生鱼类的独特魅力,提升公众对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在海洋世界二楼,大皖新闻记者看到,展区上方用竹筒和蓑帽进行了布置,共计展出了12种原生鱼类,包括高体鳑鲏、沙塘鳢、宽鳍鱲、光唇鱼、马口鱼、麦穗鱼等,引得不少游客驻足。工作人员还模拟原生鱼的自然栖息环境,为每一种原生鱼类设立相应的水生生态展示缸,包括水温、酸碱度、光照等条件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甚至还有专门的水质净化系统。
此外,鱼类展板也详细标注了安徽原生鱼的分类、习性、危机、保护状况等。不仅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观察鱼类的生活习性,还能增加科普教育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大皖新闻记者 陈丽卿
编辑 许正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