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在寿县城南30公里处,有一座四面筑堤的平原水库,古名芍陂,今名安丰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美誉。作为“春游江淮请您来”成员,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安丰塘正在“敞开双臂”,欢迎四方游客的到来。
第一塘
寿县安丰塘始建于公元前605年到公元前594年间,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比都江堰还早350年。古时候被誉为“天下第一塘”。春秋时期淮河一带洪灾频发,楚国丞相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历时三载,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它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现在基本保存完好,并继续造福当地百姓。芍陂之名,自唐至明,通常仍称芍陂,有清以来,才号称安丰塘。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芍陂选址科学,工程布局合理。它的创建,为后期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芍陂兴建后,历代都有修治,东汉王景、刘馥,晋刘颂,南北朝刘义欣,隋时赵轨,以及其后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竣。新中国成立以来,芍陂灌区人民对芍陂进行了综合治理,沟通了淠河总干渠,引来了大别山区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3大水库之水,成为淠史杭灌区一座中型反调水库,蓄水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7万亩,“天下第一塘”之美誉名不虚传。
“春游江淮请您来”一行成员在芍陂景区了解到,如今的安丰塘水域面积达5万亩,灌溉着江淮大地63万亩良田,由于安丰塘景区人文资源丰富,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前,寿县当地正在不断擦亮“天下第一塘”的金字招牌,提升寿县旅游的整体水平。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摄影报道
编辑 张大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