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蚌埠查获一起“以车代检”违法行为,71辆车需重检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利用调换检测线路的方式,将汽油线的车辆替代汽柴混合线检测车辆尾气数据,从而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大皖新闻记者5月13日从蚌埠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当地通过蚌埠市机动车排放检测智能防作弊系统发现并查获一起“以车代检”的违法检验行为,涉事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7700元,处以罚款275000元,同时,对于在机动车检验检测过程中涉及的71辆车,被要求重新开展检测。

数据异常 令监管人员生疑

5月13日上午,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孙璇介绍,今年年初,他们通过蚌埠市机动车排放检测智能防作弊系统发现,位于怀远县经开区的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的数据异常。

具体表现为,公司的四号检测线在2023年仅出具过一份车辆的检测报告,也就是说,四号检测线虽然没有停用,但使用的频率很低。但是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四号线附近总是有车辆进出,有时甚至是同一辆车多次被检测。技术人员同时对实时监控视频的监测发现,三号线、四号线出现检测车辆同时插拔管,同步检测的现象,这一举动引起了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的怀疑。

现场截频

根据前期的疑点,工作人员通过蚌埠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控系统调阅了该检验机构近三个月检测视频,采取数据比对、视频追踪、车辆信息核实等多种方式对该机构异常行为重点研判,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反复核查下,发现这家公司利用调换检测线路的方式,将4号汽油线的车辆替代3号汽柴混合线检测车辆尾气数据,严重违反了相关管理规定。

突击查处  已查出71份“掺水”报告

3月4日,在基本确定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在车辆尾气检测中存在掺假异常后,蚌埠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随即开展了执法调查。

该支队环境执法科执法人员王立明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当日下午,我们迅速组织案情分析会,确定检测站地形、管路连接方式、替检车辆具体位置等检查要素后,对现场执法行动做了周密部署。”随后,支队抽调精兵强将,发挥兵团作战优势,会同公安机关,联合市局大数据中心、怀远县生态环境分局集中收网,突击检查该检验机构,现场固定证据。

证据查证

“一到现场,我们就迅速控制住了作案人员,并对现场的监控视频进行保存,防止证据的流失”。王立明表示,在现场,不仅将证据搜集齐全,还在现场模拟了作案过程,发现与监控中看到的相吻合。执法人员连夜对检验操作人员和现场质量负责人迅速开展调查询问。

通过现场检查和调查询问,查实自2023年12月起,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通过采取调换检验检测车辆方式,累计出具虚假检验检测报告71份。

环境执法

处罚生效   相关上述车辆需重新检测

大皖新闻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因“以车代检”,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7700元,处以罚款275000元,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同时将该案件移交至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请该局依法取消该公司的检验资格。

对于上述71辆“问题车”,蚌埠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已公布了相关车牌信息,并联合车辆所在地的怀远县公安交管部门短信通知,要求车辆所有人在本信息公开日起30日内,前往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重新开展检测。

移动源污染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一环,尾气检测不合格车辆开上路,长此以往,对环境也是一种破坏。采访中,王立明向大皖新闻记者表示,目前蚌埠市有23家车辆检测机构,机动车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较为隐蔽,涉及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较为专业、复杂,办案难度较大。

相较于以往的个例来说,此次的机动车尾气检验造假的数量实在是惊人,可以说是蚌埠市首例数量如此巨大的车辆尾气检验造假案件。该案的查处,有力震慑了机动车检测领域的环境违法行为,倒逼和引导机动车检测机构和从业人员进一步规范从业行为,助力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李凡星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