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安徽新闻 »

文化中国行之发现安徽|繁昌神墩头遗址将于下半年考古发掘

凡大皖新闻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大皖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皖新闻讯 在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的漳河边,有一处神墩头遗址,虽然知晓的人不多,但是它却和大名鼎鼎的繁昌人字洞遗址一样,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安徽省7个2024年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之一。

神墩头遗址航拍图(拍摄于2023年 由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神墩头遗址位于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蔡铺村周墓墩村民组。据当地居民说,以前每当雨水丰富的时候,附近就会有一些陶土碎片从泥土里被冲刷出来。

遗址上方植被密布,文化层堆积较好,保存较为完整,南与周墓墩遗址邻近。 2009年,在国务院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工作人员在神墩头遗址采集到了丰富的商周时期陶片,主要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印纹硬陶等,标本见有鬲足、器物口沿、甗腰等,印纹陶纹饰有绳纹、回纹、云纹、复线菱形纹、复线矩形纹、按窝纹等,为一处商周时期台地型聚落遗址,神墩头遗址得以重见天日。

5月15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神墩头遗址。大皖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神墩头遗址为一块高出周边约2米,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台地,被四周一片片农田包围。神墩头遗址东、西、北侧环水,远远看去,好似矗立在农田里的一块“孤岛”。此时正值草木生长旺季,神墩头遗址前的告示牌也被草木遮住大半,大皖新闻记者在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陪同下,顺着一条几乎看不出来的小道艰难地登上了“小岛”。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考古人员挖的解剖沟,现已回填。

现场发现的破碎陶片。

在神墩头遗址内,有一个2X2平方米的浅坑。“这是2023年下半年时,南京师范大学的考古团队挖的解剖沟,沟深2米,主要是用来了解文化层堆积的丰富程度。当时从坑里挖出了一些破碎的陶片,调查结束后,又将坑进行了回填。”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刘飞洋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说。

神墩头遗址发现的陶片等(资料图片 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神墩头遗址发现的石器(资料图片 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提供)

据了解,在2023年下半年,繁昌区与南京师范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由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联合对皖南土墩墓群(万牛墩片区)及其周边遗址开展考古调查和勘探。其中对神墩头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并进行了重点解剖,获得石器、陶片遗物数十件,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1378平方米。

2024年初,神墩头遗址考古发掘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进场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由南京师范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芜湖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开展,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在考古发掘、文物修复与保护、大遗址保护、学术研讨等方面广泛合作。本次考古发掘的目标是研究皖南土墩墓群周边遗址的文化内涵和性质特征,同时为下一步价值阐释和保护利用提供依据。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编辑 陶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有奖征集新闻线索,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一经采用将给予奖励。
报料方式:新安晚报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闻“报料”栏目,视频报料邮箱(baoliao@ahwang.cn),24小时新闻热线:0551-62639900
如文中采用图片无法联系上作者,请通过baoliao@ahwang.cn与本网联系,提供姓名、联系电话、银行卡号、开户行信息和地址,以便支付稿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