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淮南频道讯 寿县张李乡土城小学是一所坐落在寿县“西南边陲”的村小,与六安市接壤,交通极为不便。然而,走进这所偏远小学竟然干道如此古朴雅致、功能齐全、书香扑鼻。学校背依茂密丛林,迎面是开阔的操场,三区分离、八室具备。
说起学校的操场,该乡负责人介绍,学校本来缺乏运动场地,生均活动面积不达标。乡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破解难题。与村民协调,把校门口的水泥路改道再征一部分地,完成了学校操场的改扩建,增加体育设施,使得学生和当地村民有了一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好场所。
张李乡的主动而为正是寿县落实教育扶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寿县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纳入全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了“深化教育管理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县教育工作领导组、县深化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和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推进的工作机制。各乡镇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书记、乡镇长共同担任组长,把教育改革与均衡发展工作纳入乡镇工作的重要内容,负责监督指导并促进辖区教育改革与发展。
张李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675户2039人。其中已经享受各类教育资助的1958人,享受雨露计划资助97人,高校新生资助33人。
张李乡教育扶贫工程坚持教育经费优先投入、教育资源优先配置、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努力克服财政困难,千方百计加大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全额纳入教育部门预算管理,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老师,这个跑道竟然有弹性,我们不想停下来。”孩子们奔跑在新铺成的塑胶跑道上,兴奋不已。
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扶贫,获得感最强的使广大师生。张李乡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的“一主导三联动”贫弱学生关爱体系,保证特殊群体学生全部就读公办中小学,实现零障碍,做到一样就读、一样升学、一样免费。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人每天2元的补助。
为实现教师队伍县域内统管统用、合理配置,增强教师队伍活力,保证教育教学效益,严格落实《寿县推行教师“无校籍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学区内试点教师“无校籍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县域“无校籍管理”;实行教师编制“有编即补、总量控制、动态调整”,职称岗位“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工作岗位“上岗必竞、双向选择、统筹使用”。这充分的发挥了教师的流动,下活了全县教师“一盘棋”。
在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杰的积极联系下,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的3名教师到张李中学开展为期3周的支教,为乡村贫困学子送去脱贫智力支持。
(通讯员 / 熊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