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六安频道讯 超限运输车辆对道路和桥梁危害极大,同时还带来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为严厉打击货运车辆超限运输行为,根据全市治超工作的统一部署安排,六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于9月15日正式启动杨小店非现场执法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技治超。截至10月15日,通过对非现场执法点采集到的95776条货运车辆信息梳理筛选,共确认75台车辆涉嫌超限运输,其中根据非现场数据现场查获35台。已有64台次超限运输车辆接受处理,处罚率达到85.33%,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杨小店非现场执法点主要通过称重传感器实现,车辆驶过瞬间就能采集到相关数据。监控识别系统快速从正面、背面和侧面共抓拍6张照片,固定证据,同时提醒驾驶员就近到超限超载检测站卸载。随后,系统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即时回传至市交通运输信息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全省治超联网治超站点应用系统台和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操作平台,由执法人员复核后转入立案程序,生成相关法律文书,通过快递等方式送达当事人。同时,交通执法人员把非现场执法与现场稽查相结合,根据非现场执法系统报警提示信息,对通过非现场执法点超限率较高的车辆进行现场稽查。使路面治超更具针对性,真正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治超的值守,有效解放了治超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成本。
“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要保护我们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好、保障人民群众和过往车辆的出行安全高效便捷。”市治超办副主任、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局长陈斌表示,六安市加大科技治超投入,治超非现场执法威力初步显现,下一步全市还将逐步建设启用多个非现场执法点,努力实现全市治超由人力向科技的转型升级与实践创新。希望广大货运企业及司乘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合法装载货物,积极主动配合监督检查,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共同维护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好、安全和畅通。(陈志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