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做好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六安应急管理局提出要求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5月5日,六安市应急管理局面向全市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非煤山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六应急〔2019〕53号)。

记者从该通知了解到,为认真贯彻落实近期六安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有效防范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非煤矿山事故灾难,现就做好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强化思想认识,加大组织领导

各县区和各非煤矿山企业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深刻吸取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引发尾矿库溃坝、矿山淹井和采石场坍塌等生产安全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做好汛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把非煤矿山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各县区应急管理部门要及时提请县区政府、乡镇政府、相关部门及其责任人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切实把汛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

二、强化工作重点,加大隐患排查

各县区和各非煤矿山企业要立即组织开展汛前、汛期、汛后安全生产专项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制定台账,并指定专人负责督办整改,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地下矿山要重点检查井口及工业场地标高是否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地表塌陷、裂缝区的周围是否修筑截水沟或挡水围堤;矿区范围内及周边地质灾害点、危岩体、采空区是否加强监控监测;报废的井筒、钻孔是否及时封闭并设立警示标识;是否加强对井下排水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立即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汛期井下水量发生变化,情况不明的要及时报告,严禁擅自排险。

露天矿山要重点检查采场边坡和工业场地的监测监控,及时处置危岩、浮石、边坡松动等,对存在软弱构造面滑坡体、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要加强矿区内和周边山体的巡查,防止山体垮塌、泥石流等造成人员伤亡。同时,要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边坡岩体的软弱结构面或直接冲刷边坡而导致坍塌事故。要确保截水沟、排洪沟畅通,暴雨天气时禁止作业。

尾矿库要重点检查坝体的稳定性,排水系统、排洪系统、排洪能力及设施通畅的可靠性,位移、浸润线、干滩、库水位等监测监控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库区周边山体是否存在开裂、松动、滑坡等异常现象;下游存在民房和工业设施的头顶库是否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控措施,是否制定防汛预案并演练;对无主尾矿库要健全完善防汛责任制,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监管和治理的主体责任,严防死守,坚决防范事故发生。

长期停产停建的非煤矿山要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停产停建期间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有效防范事故、妥善处置险情。

三、强化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

各县区要加大汛期执法检查频次,督促企业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对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疏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对检查中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的尾矿库,必须妥善安排居住在下游的人员到安全的地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对一时未能彻底整改的病、险尾矿库和无主库,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密监控,落实监管责任人并指派专人24小时值班;对防汛安全责任不落实、发现安全隐患拒不整改的非煤矿山企业,各县区要严格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四、强化应急值守,加大信息报送

各县区要督促各非煤矿山企业进一步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存在“头顶库”的地区,属地应急管理部门要提请属地政府汛期前组织尾矿库企业、下游居民开展一次联合应急演练;要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应急联动,及时掌握和发送灾害性预警预报信息,妥善应对突发情况;各非煤矿山企业汛期要加强24小时值班值守工作,安排专人对矿井、尾矿库、采场边坡、地表塌陷区等重点部位进行值班巡查,使险情能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一旦发现重大险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撤离,预防事故灾难的发生。同时,各地要加大汛期期间各项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发现重要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

陆政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窦祖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