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来自安徽合肥、蚌埠、滁州、池州、六安、淮南等市的30多所高中及中小学的校长及研学老师,走进河南省开封市清明上河园,对该园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大课堂、传统文化表演及体验项目等进行考察,并对教学实践中研学课程如何开展等话题进行探讨。
河南省开封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称,现有清明上河园、北宋东京城遗址、开封府、黄河故道等景区和研学基底,是实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的“圣地”。
开封清明上河园是以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的文化主题公园,集中展示原图风物景观和宋代民俗风情,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胜景。清明上河园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也是首批河南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一直以来,清明上河园都十分重视研学旅游相关工作,通过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造,结合景区特有的宋文化特色,建造多处研学场馆,出台十余个研学课程,聘请专业老师、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以“教学+体验”的模式,给研学学生带来深度的寓教于乐的研学之旅。
据了解,清明上河园研学产品共有六大类、十余个课程:①人文资源类:《清明上河图》课程的学习、文房四宝课程的学习、古灯的起源与发展课程的学习;②民俗文化类:泥咕咕制作课程的学习、朱仙镇木版年画课程的学习、剪纸课程的学习、草编课程的学习、抽陀螺课程的学习、射箭课程的学习、皮影课程的学习;③建筑文化类:虹桥课程的学习;④饮食文化类:面点制作课程的学习、餐桌礼仪课程的学习;⑤科技展示类:大宋水运仪象台课程的学习;⑥教育资源类:《大宋·东京梦华》古诗词课程的学习。
图片说明:一位在开封清明上河园研学的学生正在学习制作“非遗”项目泥咕咕。
在参观了开封清明上河园的“非遗研学大课堂”开展泥咕咕教学后,来自安徽的校长和研学老师们,纷纷伸出大拇指。一位合肥的校长说,“非遗”之前总是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受,而清园通过手把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非遗”的乐趣,也能体验到文化传承的魅力。
该园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是将《青玉案•元夕》、《雨霖铃•寒蝉凄切》、《满江红•怒发冲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八首经典宋词,和一幅《清明上河图》串联的画面,结合眼前的亭台楼榭、水系廊桥,运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制造出梦幻般的效果,让观众更能亲身体验宋词的美妙,也能参与研学的学生更加理解宋词的文字美和意境美。
图片说明:《大宋•东京梦华》中展现宋词《青玉案•元夕》中“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场景。
30多位来自安徽的校长和研学老师观看后感慨不已,认为这是学习宋词最好的课堂。一位蚌埠的校长连续发出了三个问号,什么是“东方夜放花千树”?什么是“墙里秋千墙外道”?什么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看上去冷冰冰的文字,在这里则可以真实的看见和体验。”这位校长自问自答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