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六安:深挖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六安市文艺界紧紧围绕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了《大别山之恋》、《纪念碑》(文旅部群星奖入围作品)、《这里有阳光》、《赤卫师长车厚桥》(安徽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4—2017年)优秀作品奖)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题材作品。诸多红色题材文艺作品和丰富的红色主题文化活动,丰富了六安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打造了一张张靓丽的红色名片。

车厚桥.jpg

一是开展红色题材创作小品《纪念碑》参加文化部群星奖决赛。 5月20日,六安市选送的小品《纪念碑》代表安徽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群星奖戏剧门类决赛。《纪念碑》以抗战时期得以幸存老战士的一句承诺为背景,展开了故事的讲述。利用舞台灯光艺术,形成时空对话,通过朴实无华、内涵丰富的对白,表现了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初心不改才能成就真正的千秋万代、屹立不倒的纪念碑。打造大别山红色歌舞剧《大别山之恋》。该剧是2019年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打造的重点文艺作品,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的名片。剧目以大别山民歌为主要音乐元素,以波澜壮阔的大别山革命历史为背景,以金刚台妇女排八姐妹、105岁李桃荣等为人物原型,讲述了女主人公桂花送郎出征、三年苦斗、痛失爱子、百年守候的故事。本剧由本土作者编剧,特邀省内外专业主创团队加盟,六安文艺骨干全程参与,由六安本土演出团队独立完成,力争打造六安红色题材演艺精品。7月11日在金寨县公演,观众反响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7614bb47132306a2f9abb04ac05c2ab.jpg

二是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开展六安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结合文明城市创建,4月份,市文旅局下发了《2019年六安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标志着六安市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市城区共有73个城市社区(金安区32个、裕安区32个,叶集区5个,开发区4个)。项目依托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年每个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和“文明城市创建”为主题,在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各举办一场主题文化活动,2019年项目共计申报204.4万元。有力的推动了六安红色基因扎根、传承。持续开展“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系列品牌文化活动。2019年,为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六安市文旅局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持续开展“社区一家亲 文化进万家”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含“红街 周末有戏”、“中央公园庐韵小剧场”、“原创文艺作品展演”、“小小传承人”少儿文艺展演、群众文艺调演、广场舞大赛等子活动。在24个城市社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每场活动补贴5000元。全年共安排活动110余场次,为祖国母亲70华诞庆生。该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4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