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霍邱发布10月3日发布一则案讯说,霍邱县一名被执行人担心被上“黑名单”,主动偿清19年前借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记者从法官处了解到相关原因。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都十九年了,我做梦都不会想到法院能帮我追回这些钱”。日前,申请人张某来到霍邱县人民法院,在见到执行法官后,张某激动地说道。
张某与李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霍邱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即李某返还张某借款5000元及利息,利息从2000年1月2日起计算至此款付清之日止。判决后,李某便离开了当地外出务工。由于当时执行方式的局限性,让执行法官为难的是不仅找不到李某本人,而且也未能发现李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的执行陷入了僵局,执行法官只得按照程序裁定终结本次执行。
历经19年以后,李某回到了当地,并经营了一家餐馆。依据申请人张某提供的线索,执行法官立即将案件恢复执行。随后,执行法官与李某取得了联系,并郑重告知李某相关法律后果,若仍不履行还款义务,会被法院拉进“黑名单”中,对自己的征信造成不良的影响。
最终,李某主动找到了执行法官,经结算后,李某将21215元案款一次性打到了法院标的款账户内,这起陈年旧案得以执行完毕。
李涛 霍法 霍政讯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