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黄山文化书院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肥召开 刘伯山当选院长,徽学研究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同期召开

2019年12月28日,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徽学研究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市召开。书院终身名誉院长钱耕森,副院长史向前、许若齐、汪雷出席会议,院长刘伯山主持会议。

按照黄山文化书院第五届理事会第十二次常务理事会通过的议程,常务副院长史向前作《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秘书长张小孔作《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五届理事会财务报告》,副院长汪雷作《关于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章程修改的说明》,副院长许若齐作《关于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六届理事会构成的说明》,副秘书长李文胜宣读《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人员名单》,院长刘伯山作《关于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六届理事会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委人选的说明》;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等方式,审议并通过《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章程》《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第六届理事会选举办法》《第六届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经费收支办法》。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刘伯山研究员当选院长。

会议选举产生第六届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委。刘伯山当选院长,史向前、许若齐、汪雷、方静当选副院长。

新当选院长刘伯山随后发表了讲话。他说,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于1989年11月登记成立,今年喜迎成立30年华诞。2015书院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书院全体会员与理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主管部门省社联的领导下,在省民间社团管理局的指导下,按章程办事,积极开展工作,弘扬安徽地域文化,扎实开展文化学术研究、服务现实社会发展、拓展文化宣传与传播、充分发挥理事作用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五年计划。

刘伯山院长指出,未来五年,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的工作将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展开:继续积极开展学术文化的研讨和交流,学术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规范化和正常化;继续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更大力度地开展社会科学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宣传;继续开展社会化服务,提高力度,拓展路径;加强书院的自身建设与宣传,强化档案管理。

会议第二阶段举行了“徽学研究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刘伯山、程波涛、方家兴、方静、沈昕、李传玺等应邀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共同探讨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学术研究如何为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应该如何寻找突破口等问题。

刘伯山院长作大会主报告,以古黟社会的乡村治理为例,通过实物展示与理论梳理,重点阐述了作为典型和谐社会的古黟社会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上的“礼法兼治”原则,认为古代徽州社会、古黟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传统社会乡村治理的样板。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程波涛教授、安徽大学社会政治学院沈昕教授分别从非遗保护利用和民俗文化挖掘利用的角度,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分别结合各自的乡村实践提出了非遗保护开发与民俗文化挖掘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为推动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提供了积极的学术思考。

黄山文化书院副院长方静立足于乡村调研,介绍了绩溪县家朋乡尚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治理模式,以及入选“中国乡村榜”的过程及启迪意义;安徽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李传玺立足于扶贫实践,分享了自己在安庆市望江县华阳镇司阁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经历、体会和思考,为当下乡村焕发出新时代活力呈现了生动的案例。

会议由安徽省黄山文化书院主办,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