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包河法院:疫情期间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额达938万元

2020年春节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包河法院执行局的线下工作无法正常展开。包河法院执行干警转变工作思维、转移工作重心,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智慧执行思维,以网络为主阵地,不断优化司法拍卖流程,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网络司法拍卖执得案款938万元。

做足功课  将标的物摆上“货架”

在财产拍卖前期,执行局借助第三方司法辅拍机构的力量,对所有标的物的权利负担、抵押情况、瑕疵情况进行了充分调查,并对标的物拍摄了大量图片和视频。针对有拍摄条件的房产,执行局借助VR技术使竞拍人能够更加真切、直观地了解到标的物的全貌。

竞拍人事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标的物进行充分了解,第三方辅拍机构负责线上解答各项疑问,执行法官实时追踪案件的拍卖情况。自2月3日至2月21日,执行局通过这种“零接触”的方式共成交了房产8套、车辆2辆。

百次竞价  涉黑案房产一拍成交

2月19日,陆小军等人“套路贷”黑社会性质案件涉案的三套房产经过24小时的紧张竞价,最终以成交255.74万元的总价成交。为保障竞拍人的权益,执行干警始终关注着拍品浏览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向竞拍人耐心解答,详细介绍拍品信息,最终三套房产均一拍成功,拍得案款将作为被告人违法所得全部上缴国库。

据统计

2月3日至2月21日包河法院共发起网络拍卖15次,其中拍卖车辆9辆、房产6套,累计参拍975人次,拍卖成交10件,成交金额938.73万元。通过智慧法院的建设,包河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继续保持较高的财产处置效率,让申请执行人“在寒冬中看到了希望”。

标签: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