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淮南消息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户就业增收带来的冲击,实现贫困群众“就业有岗、脱贫有路”,防止因“疫”返贫,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进一步摸清贫困户在发展产业、创业、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因户施策,对贫困户就业问题早部署、早安排、早解决,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贫困户收入造成的影响,帮助贫困人群渡过难关,实现顺利脱贫。
促就业,摸排是重点
就业扶贫要做到精准施策,首先要摸清楚贫困户的就业意愿、就业状况、就业服务需求,才能有针对性的提供就业政策和服务。自复工复产以来,贺疃镇发动各村干部、扶贫第一书记、各帮扶干部对贫困户就业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了解贫困户的就业情况。
“我们一边开展防疫工作,一边通过逐户走访、微信、电话等形式,对贫困户的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了疫情期间贫困劳动力就业意愿台账,并逐户制定就业帮扶方案,优先组织贫困户就业返工,促进贫困户尽快就业。”贺疃镇党委副书记刘兴介绍说。
促就业,岗位是关键
在摸排贫困户就业情况的基础上,贺疃镇更加注重精准施策、解决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贺疃镇社保所对接就业服务机构收集岗位信息,复工以来,共收集80多个岗位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播等手段将岗位信息发布,并结合贫困户实际需求,为贫困户提供求职服务。
针对不方便外出就业的贫困户,贺疃镇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引导其积极投入春耕备耕,从事农产品产销等实现就业增收;积极鼓励各村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
“我们始终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向年龄偏大、劳动力弱、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倾斜,积极整合资源,在各村设置了光伏管理员、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户就业脱贫。”贺疃镇副镇长吕兴典介绍说道。
截止目前,贺疃镇共设置了52个公益性岗位,解决了52名贫困户上岗就业问题,使贫困户中的“就业困难户”实现了稳定就业。2020年,全镇又新增了33个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推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就业。
促就业,政策要保障
贺疃镇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好相关就业文件,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本镇内新增就业岗位的小微企业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参照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给予三个月的岗位补贴。
该镇还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参与贫困劳动力有组织劳务输出,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贴。
促就业,服务要跟上
在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之后,贺疃镇又把目光锁定到帮助贫困户顺利外出就业上,按照“集中统一、成规模、成批量”的原则,提供“点对点、站到站”出行返岗专车服务,切实解决分散出行需求,全力支持贫困户返岗复工。
“未来,我们将把提升贫困户就业能力作为攻坚重点,将对贫困户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奖励补贴的方式吸引贫困户劳动力积极主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确保高质量脱贫。”谈到未来的脱贫攻坚方向,副镇长吕兴典信心十足。
截止目前,全镇已有520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为2020年持续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基础。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贺疃镇多措并举、尽锐出击,将贫困户就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讯员 / 丁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