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魏莉:环佩叮当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女人爱上首饰,大抵要上了一点年纪;年轻的姑娘,光洁的脸蛋、挺拔的身姿就是最好的装饰。反而是经过了一些岁月的历练,在伸过来的雪白的手腕上闪着一抹莹莹的绿色,耳畔一闪而过的珠光,愈发显得肤光胜雪,婀娜多姿。

我问过一个戴着翡翠镯子的女子:“怎样,不会碰碎么?做事方便么?”她已经快50岁了,仍然顶着一丝不苟的光滑大花卷的头发,抹着鲜艳的口红,虽然身材富态,可是皮肤细腻洁白,看着还是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左右。她笑着慢悠悠地说:“这镯子,我戴了快20年,现在胖了,更摘不下来了;女人手上戴了这个,做起事情来会格外小心,更温柔细致了。”

没有女人能拒绝首饰跟珠宝的诱惑。周星驰在《大内密探零零发》中就说过,对珠宝都不动心的,她一定不是一个女人!我一个朋友,看上一只玉镯,无奈臂圆镯小,爱极不舍,发愤找几个人,抹上肥皂,抓住胳膊,攥紧手背,死命猛推,戴是戴上了,过后手腕青紫了大半个月。我看着她那腕上玉镯,当真如同书中写的,只塞得进一条洋绉手帕。

去博物馆,我喜欢看那些璎珞、玉佩、步摇。从石器时代开始,女人们就在用珠串装点自己,对美的追求,古今同一。“宝镊间珠花,分明靓妆点。”绿松石是精灵的眼泪,钻石是闪耀的冰花。木心说,“我常与钻石宝石倾谈良久,汉玉品德,翡翠春心,珍珠凝思。”大唐狄公案《玉珠串》《金钗案》里,三公主丢失的玉珠串,纯玉招来杀身之祸的祖传的金钗,一颗珠宝就是一个故事,一件首饰就是一部传奇。

无论贵贱,据说旧时女子是都有一盒首饰的,即使是小门小户的姑娘,也是有几支珠花、发钗的。也许是花前月下的定情信物,也许是家传的宝贝,闺阁里的小姐,就是在首饰的陪伴下,时光如水般流过去了。我姥姥曾忆旧时,出嫁的时候家贫买不起首饰,是父母找出一枚珍藏的银元,打了耳环跟戒指做陪嫁。后来,她留给我一枚小小的白银素戒,上面的图案是依稀可辨的小猴,她属猴。

我爱看欧洲王室的八卦,津津乐道于钻石王冠的款式与历史。华贵的珠宝,是内心对仪式感生活的向往。对现代人来说,买不起巨颗的钻石,一根纤细的K金项链也是极好的装饰。颈间吊垂着一缕牵挂,随着肢体活动,似有若无地在锁骨处擦擦碰碰,非常微妙。几枚泰银指环、淡水珍珠耳针,蝴蝶结上镶嵌的小水晶,花费不多,谁还不是一个精致的小公主?

都说是时光不老,岁月不败美人,遥想《长恨歌》里杨玉环的金步摇,杜十娘怒沉的百宝箱,潘金莲心心念念的点翠头面,戴安娜王妃的珍珠王冠,目下抬头望,丘陵横亘,浮云入野,多少沧海桑田,也只是“不说,不说”而已。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