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交车到了客运站时,上来了一个五十来岁的女同志,扔了硬币就往车厢里走。司机说:“口罩口罩,麻烦你把口罩戴上。”那女的在位子上坐下来,说:“哟,忘了带耶!”司机说:“那不行的,有规定,不戴口罩不能乘车。”“现在不是没事了嘛,街上许多人都没戴。”那女的说。情况确实是这样,疫情好转以来,确实有不少人没戴口罩了。但司机是个坚持原则的人,说:“真对不起,请你下去吧,规定没有撤销,我也是没办法。”这下子惹恼了那个女的,说话就变得尖刻起来:“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一个男子汉,怎么就这么没主见?”司机听他这么一说,也恼了,说:“你别扯许多了,下去下去吧!”那女的说:“我就是不下去,你能把我怎么样?”司机说:“那我就不走!”
事情一下子就僵在这了。车上有二十多号人,分成了两派,一派指责那女的,说不能因了她一个人,而耽误大家的时间;一派则替那女的求情,请司机通融一下,开车走算了。但双方都不为所动。我则非常懊恼,疫情爆发以来,我一直都在社区当志愿者,在小区门口的卡点值班,几个月来,我包里都一直放着多余的口罩,就是为那些确实一下子找不到口罩的人准备的。因为我值班,督促没戴口罩的人戴口罩,是我的工作职责;但我也知道一罩难求,有的人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你督促他指责他不戴口罩有什么用呢?不如给他一个。但却一直没送出去,而今天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但今天却是休假,我回老娘家吃饭,没带包,我几个月来的精心准备,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我一看僵在这也不是事,就对那女的说:“前面街拐角就有个药店,你快去买一个吧,你不能把我们都耗在这儿。”却不料那女的却不领我情,冲我喊:“我家里许多口罩,口罩又不零卖,我一买就是一包,我买许多干嘛?”听她说这话,我就感到很生气,觉得她有点蛮横无礼了。其他人也劝那女的去买,但她就是不去。这时,坐在我前面的一个姑娘说:“我去买吧。”说着就下了车往街角跑。而这时那女的不知为何却说:“我不坐了,我走了,害我费一块钱,你留着买药吃吧。”说着就径直下车走了。她走了后,车上人居然催司机开车走,我说:“不行,得等那买口罩姑娘回来,不能就这样把人家甩了。”一车人都开始不作声,沉默地等着那姑娘。好在没一会,她就回来了。
那姑娘戴着口罩,我不知道她的长相,可从她轻盈敏捷的动作看,也就二十岁左右吧,可能是个女大学生。说真的,我非常欣赏这姑娘,她温温和和、文文雅雅的,一下子就春风化雨般地以令人惭愧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在非常时期、非常时刻,人与人之间会出现一些令人想像不到的冲突和矛盾,这时候,解决它,不仅仅需要的是聪明和能力,而更可能需要的是优美而高尚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