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林天湖:发展的逆流——读夏目漱石长篇小说《我是猫》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说到日本的明治维新,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置产兴业、文明开化等发展之道。确实,明治维新帮助日本发展了经济,摆脱了殖民危机,甚至还让这个落后的岛国蝶变成为了亚洲霸主。 

夏目漱石写作《我是猫》,便是为了描写这次空前改革时的社会状态。 

奇怪的是,我没有在书中看到多少日本工业发展后,人民生活安康祥和的场景,反而看到了像是有意为之的、各个人物之间荒诞而又离奇的事件。实话说,初读这本书时,我将它作为喜剧来看待。但随着书中的猫略带轻蔑和不解的叙述,我却发现,正是这本“轻松的闲书”将明治维新诠释得透彻。它以一只意外闯入人类生活的猫的视界,对这段历史下的基层现状进行了上帝视角的观察。 

我看到了教师苦沙弥的自我消沉,理学家寒月的奋斗与最终放弃,美学家迷亭轻松姿态下的苦笑……当这些人的低迷生活与实业家金田夫妇的蔑视和傲慢交织时,这分明是夏目漱石作为文中苦沙弥、寒月、迷亭所代表的人——文化人中的一员,对边缘化的质问和不满。 

不难看出,当时的置产兴业等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先进制度的方法,普遍带有盲目性。过分追求工业利益,崇拜金钱……都使得文化人这一难以对工业做出贡献的群体被不断地排挤。看似日本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发展的浪涛中,有一股逆流——一种商人对文人的轻视和文人在排挤中的消沉共同组成的逆流。书的末尾文人们的举杯狂欢,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无奈和悲凉。他们说着:人固有一死,无论之前再怎么活蹦乱跳,最终的结局还是一样的。装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我自乘风归去的大彻大悟的样子,是自我安慰,还是自暴自弃呢? 

猫最终带着同情和愁绪离开了,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在绝望的水缸中,猫认同了这种观点。于是,停止挣扎,沉入水底…… 

变革,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包含着一群人的欢呼和一群人的哭泣。这便是变革——权力的更替,命运的改变。 

欢呼往往盖过哭泣,世界就这么发展着,沿着光明的方向。历史书籍如是说。但是我们需要一个人、一本书,为我们装上听得见哭泣的耳朵和看得见逆流的眼睛。夏目漱石,便是其中的一位;《我是猫》,便是其中的一本。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