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首页 »

淮南市贺疃镇 农业机械化 让“农民”成为新型职业

在淮南市潘集区贺疃镇李庄村一大片麦田上空,9架小型农用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所飞经之处,洒下的雾化农药瞬间弥漫开来,壮观场景引起周边围观群众的阵阵惊叹声。地头一架发电机正在工作发出轰鸣声,机手杨树林正给无人机备用电池充电。

“我现在充电的这四台是我们合作社这个月刚采购的极飞牌植保无人机,一小时可以打70亩地,承重20公斤药水。一台机子配两块电池,在飞行的同时给另一块电池充电,充电时间只要十分钟,等无人机电量用完下来替换,再继续充电,不会耽误作业。”杨树林边忙着充电边对着围观群众介绍着,“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另外,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大大降低资生产成本。”

说起植保无人机的好处杨树林如数家珍,今年1月份他刚刚拿到无人机飞行驾照,现在是贺疃镇新四野合作社的职业飞手。

“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可大大减少农药成本,喷洒效率是人工的30倍,具有高效、便捷、安全的特点。”新四野合作社负责人李社长表示,“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利用植保无人机在贺疃镇连片作业1.5万亩,现在镇里有不少大户看到了农机服务的火爆市场前景,准备购买无人机加入到我们农机合作社,下半年我们将把大户们组建起来成立飞防队,在全区乃至全市范围内进行作业”。

由于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效率高、效果好,作为赤霉病防控整村推进的李庄村,立刻联系到新四野合作社,利用植保无人机对全村喷洒赤霉病防治农药。

“植保无人机打药确实方便了我们农民,用人工喷药每天最多只能打十多亩地,效果还不一定有多好,而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打400多亩,能够及时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控。”李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立跃说,”今年我村3000亩整村推进统防统治,这9台机子一天就完成了,而且药物喷洒的比人工打的要均匀”。

贺疃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家家户户都种地,每到农时劳动力备显紧俏。往年到了插秧时间,家里地多的靠自己家人忙不过来,只有花钱找人插秧,如果正赶着插秧那几天300块钱一亩都找不到人,只能眼巴巴的一天天延误农时,或者花更高价格从邻镇找人,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在平时的田间管理环节,酷暑严寒都得背着药筒往地里跑,或者扛着化肥在田里踩着稀泥糊撒肥料,上了年纪的农民一辈子都这样劳作已经习惯了,没有吃过苦的年轻人们就有点吃不消了,导致很多年轻人对于种地的热情越来越低。

针对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农业用工找不到人和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新四野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提供粮食生产部分环节的机械化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服务模式一经推出,很受农户欢迎,今年合作社在全镇范围内接到了3000亩机插秧和近10000亩的田管订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近两年,围绕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镇建设,贺疃镇全面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解决农业生产“谁来种、怎么种”的问题,大力培育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倾斜,全力推进全镇农机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自身努力,迈入规模化、全产业链化的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

“等我们合作社干的更大了,就跟凤台的飞防队联合起来组成农机服务联社,一起到外省去作业,前几天来我们合作社帮忙调理无人机的机手小王,他买了几架植保无人机在全国各地到处作业,一年收入几十万,干农业有前途啊。”李社长激动的对着周边群众描绘着农业机械化的效益,再一次引起大家一片惊叹声。

李社长介绍说,植保无人机作业一亩地毛利润是10块钱,一架无人机一天最少作业400亩地,刨去各项成本,一架机器一天可以赚3000块钱,如果一年到头都在外接活,每年的收益非常可观,农机手会成为一个非常富裕的职业。

不仅仅农机手成为富裕职业,农民也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共享发展红利。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贺疃镇每年种植7万亩水稻小麦,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镇,更是肩负着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重任。近几年全镇不断在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导合作组织社会化服务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在增加农民务农收入上下功夫。为了适应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积极尝试探索“小田并大田”,在塘西村整庄推进实现了“一户一田”;通过各项农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多措并举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镇共有合作社和家庭农场73个,有10个合作社在致富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与此同时,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和召开广播会的形式为贺疃镇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知识宣讲,营造科学种地的良好氛围,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在贺疃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贺疃镇的粮食连年丰产。2019年粮食平均亩产水稻700公斤,小麦400公斤,较2018年再创新高,今年小麦又将是一个好收成。农民们富了口袋更增加了农业生产的信心,2019年全镇共有131户大户承包了9000亩土地发展规模化农业,大大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让农民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更是促进土地逐步向种养能手集中,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速。(通讯员 / 丁晓东)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