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邮局正常有两个窗口营业。现在一个窗口关闭,说是要一一存入一个附近单位的职工工资。我在另一个窗口办理业务。业务有些繁琐,开账户、网银,异地转账,仅输入密码这个提示词就说了将近十来遍。我都不耐烦了,但就是要反复验证。好吧,既来之则安之。
等候过程中,我百无聊赖,骤然听到一阵呼噜声如雷鸣。只见一人手上拿着显眼的百元人民币,还有大小不等的钞票,歪坐在关闭窗口前的椅子上睡着啦!惊讶之余,我们这些看客都萌生大大的同情。“啊,他多累哦,这里也睡得着!”我和旁边的人开玩笑说:“幸亏没人抢钱。不然……”看他睡得多香哦。这个打呼噜人我认得,常见他骑着“二八”加重的自行车,车上绑满了不同尺寸不同颜色的方便袋,沿街叫卖。他常常满脸通红,脸上有明显的红斑。偏胖、矮,平易近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但隐隐约约记得是老居民,熟人。看他那么疲惫,我就在想,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手里拿着钱酣睡吧?也许跟钱无关。
忆起小时候的事。哥哥做重活,午饭后,趿着一双破旧的布鞋,斜卧在竹椅子上,酣睡。我顽皮,用青草秆子,掏他的耳朵,都不醒。他脚上还残留着田里或地里沾回来的泥。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下午还要干活的。母亲则找一件衣服,搭在哥哥的胸口上。
这镜头多么相似。那天下班回家,经过虎形弄。一位老奶奶在路边一破旧的椅子上,睡得正香,手里还拄着拐杖。午时灿烂的阳光洒在她身上,该是温暖的惬意的吧?她家应该在附近。忽然想起一趣事,老家有一至亲,她有一怪毛病,只要睡意来临,门板都挡不住。常常要小跑,回家睡觉。年龄越来越大,家里人怕她有危险,不让她出远门,怕赶不回来,随时随地躺下睡觉,倒在哪个地沟里或是掉到哪个坝下,那就不得了啦。这事传得神乎其神。平时她和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可见睡眠是个神奇的东西。
俗话说得好,一夜不宿,十夜不足。睡眠的重要性,绝非纸上谈兵。邮局里这人如此这般疲惫后的酣睡,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和环境无关,和时间无关。年轻的时候,永远睡不足。慢慢的,时光总是惊扰中年的梦,老年的健康,影响了睡眠。现时代,良好睡眠就是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