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常常穿行于人群之中,再走向湖畔公园,最后回到我独居的阁楼上来。有一天,我见到了他,一个在街头为人绘制肖像的人。
他落座在咖啡店的门口,就地摆放着一些铅笔素描,都是些神态各异的人物肖像,栩栩如生。他的生意还不错,常常有行人驻足,问价,然后坐在他对面的板凳上。他便支起画板,朝对方凝视一番,一旦落笔就聚精会神,旁若无人的样子。
他穿一件淡粉色的衬衫,有点旧但一定是全棉的,天然的卷发蓬松着,颇具艺术气质。他双目如炬,眼中折射出一些近乎自负的温度,仿佛世界因他而变得更明亮了。其实,围观者总是比顾客要多,他就坐在人丛里,捉一支笔气定神闲。
我看到过他为一个女人作画,她穿金戴银的,微微发胖,怀里还抱着一条挺不安分的宠物狗。女人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与他聊天,不时还催促他快点。肖像完成后,我惊讶地发现,画里的夫人与眼前这位容貌酷似,却在黄昏的流光里,多出几份高贵与典雅,全然没了市侩之气。
我还看过他为一个上班族画像,那是个心不在焉的中年男子,颇有些焦虑地坐在他对面。他看了男子一阵,便埋头作画。落定在画面上的男子是自信的,从容里带着些许的王者风范。我看到了中年男子的感动与感激。
一次,他的摊前来了一位美女,明眸皓齿,皮肤白皙。可她坐在他面前吞云吐雾,举手投足间掩不住风尘气。然而,他让她的头发在肖像里飞扬,阳光与风的线条,使她尽显青春活力。
我最感动的是他为一个农民工画像,他把这位城市的建设者画得逼真而帅气。每一根线条的勾勒,都充满力度。这幅画耗时最长。其实他的画不贵,每画一幅只收20元。有一天,他忽然叫我,他说他要免费为我画一张像,因为我让他看到了他曾经的影子。
“你观察我很久了吧,我也早就注意到你了……”
他把我画得很是颓废,正如我眼下不太阳光的心境。一直以为他在他画的肖像中美化着人物,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他却把邋遢的我,照实搬上了画作。我凝视着他的眼睛,忽然噗嗤就笑了,握握他的手,把画像抱回了家。
是的,我也曾为他卓越的才华惋惜过,现在我明白他的用意了:一个人的脚步可能徜徉在白昼,也就可能涉足于黑夜,无论顺境、逆境,并不妨碍一路的花径。人生的每一步都该是明亮的。
我想,这便是他的城市肖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