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徽州的历史很厚重,厚重的徽州历史中总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这不,4月底的一天,著名画家、新安画派张氏第三代传人张仲平先生约我等数人小聚,席间谈到其父亲在任唐式遵上校秘书时,曾救出一位“民族解放先锋队”成员。如今被救者的儿子方全安也找到了他,并誓言永铭救命之恩。此后,方全安一再邀请仲平老先生回定潭老家走走。于是,我们合计去定潭见证那个被深埋了多年的历史故事。
5月5日晨,我跟随80多岁的仲平老先生冒雨从合肥驱车前往歙县定潭,于中午12点多抵达方全安的酒店“世德楼”。饭后,还没顾得上休息,方全安就急忙将那个记有其父被救的材料拿了出来。原来,这是一份长达数十页的手写申诉状。方全安的父亲方骏于1942年从国民党大牢里出来后,到“反右”和“文革”就成了说不清的政治历史问题,于是曾被打成右派,甚至被判刑入狱。
申诉状写于1979年11月,递交单位为歙县人民法院。申诉状中称他1942年春被捕入狱,不久即染癫痫病,家里人知道后,即委张君逸先生帮忙救人。方骏曾多次讲清了当年他能很快从牢中走出来,完全得益于张君逸先生的竭力救助,而不是靠出卖同志获释的。这是一个关乎人的清白的政治历史问题,他必须要求法院给予纠错、平反。
张君逸(1905—1969)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国画大师,新安画派代表人物之一,民国书画家张翰飞之子。其时,君逸先生可谓身份显赫,加上他当时在军中任上校秘书的地位,才得以救出方骏。谈起这段历史,方全安感慨万千地说,要不是君逸先生相救,他父亲恐怕也和同监的其他共产党人及亲共抗日积极分子一样被杀害了。方骏那时候还是青年学生,方全安动情地说,果如此,哪还会有他们这些子孙后代?遗憾的是,后来方骏被打成右派,张君逸再也救不了他了,因为张君逸先生在那个疯狂年代,更是自身难保了。不过,令方全安先生欣慰的是,他在家里在找到了这份父亲留下的申诉材料,并从中发现了父亲的救命恩人,也找到了恩人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