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臧玉华:小曹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离开那家公司的第八天,小曹在微信上留言说,才知道我不干了;又说,走时也不打个招呼,他还准备在翠香居请一桌呢。

鬼才信他的话。

不过,请客吃饭,小曹倒是不花自己钱,餐费酒水都是奖励来的。是的,他是业务员,酒厂的业务员,业务做得好,新近又开发了几个大客户,人生蛮得意的。小曹为之效力的酒厂,是我所在公司的“上游”,也就是说,小曹他们与我们公司相互依存,就像瓶盖和酒瓶的关系,顺时针旋紧,逆时针打开。

小曹及小曹的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要拎来一堆瓶盖。业务员和商贸公司的内勤员,有时会为瓶盖吵架。这时候,散落在地的瓶盖显得颇不平静;有时又很和谐,因为业务员的瓶盖与内勤的瓶盖,数字两两吻合,而瓶盖们正列队齐整。

小曹除了拎瓶盖来,还捎带一支半拉曲子。曲子跑得快,先钻进办公室的,那时小曹还在楼下——他总是那么快乐,怎么不快乐呢?人还不满三十,业绩已遥遥领先,一支略显伤感的曲子,都被他唱出欢乐的调调。问,啥歌?答,不知道。

小曹到了,屋子刹那显得拥挤,仿佛集市开张了。他是集市上满嘴跑火车的人,除了一身酒味,就是江湖气,却不讨人厌。我们私底下讨论过,小曹比那两个强很多。

哪两个?就是两个女性业务员,人漂亮,却易喜、易怒,随自己性子来,怕是在外委屈受多了,回到办事处需要撒点气。某一天,两人就忽然联手了,共同口诛顶头上司。从两个嗓门里蹦出来的句子,不亚于两挺机关枪的威力,任谁也招架不了。一墙之隔,我听得真切,能想像他们上司正遭受一种精神上的迫害,是如何地百口难辩,是如何被击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可怜了,那看上去厚道多于狡诈的男人。

小曹从不吵架,就是话多,我们都忍着不搭话,他一人便是单口相声,渐渐就安静了。安静下来的小曹,说,走了,赶紧走了,时间都给我们这些人耽误掉了,王老板酒已摆好,还亲手炒了他喜欢吃的菜……走了又回,不是忘记东西了,是忘记一句话,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话,就是嬉皮笑脸地凑到内勤员面前,叮嘱她,千万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总拉着脸,笑一下?又唱道:人生啊还是多一点开心。屋外沧桑,屋内过往。告别昨夜的愁。不做寂寞的鬼。

他去酒店了,是工作。他带去的可能不是歌声,而是餐巾纸、签字笔和一些不值钱的小物件,酒厂搭赠的,以此,让对方给自己一条门缝的机会,挤进去——同行竞争多激烈啊,所以我用了“挤”。挤进去的他,没多久就和老板谈及和酒有关的感情,谈得好极了,呜呼!酩酊大醉。

我曾经问过小曹,应聘酒厂业务员,需要什么特别的本领。第一是酒量,第二是口才,第三是皮厚,第四要像他这般帅,最后的才是学历,等等,等等。当然了,学历上他不占优势,其他方面都可以弥补不是?喝酒本是他的天赋,长得帅也是无可非议的。

那首歌叫什么来着?“不辜负心上的人,你不负杯中的酒。人的一生啊就一堆堆的坎坷……”

有次,一个男人上门推销纯净水,那份执着和落魄,让人些许生烦,只想打发了去。小曹用手掩面,说,别!这让他想起曾经的不堪。此时,似有泪光在他眼里闪烁。

我在那家公司待了二十天,从北边跳槽到南边,个中原因不便透露。想说的是,每到一个新环境,都透支着热情和活力,努力去适应,去承受,一天下来,人自然疲惫。班车驶出池州,驶进铜陵,窗外,黄昏时分的山水树木疾驰而过,车内的我昏昏欲睡。忽收到小曹信息,心上感动,已不考究真假。人生多不易。

留几个字,写小曹,其实也是写我二十天的过往,写一程山水,几个故人。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