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

平凡:有一棵栎树的村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离开家乡已有很多年,每当午夜梦回,村口那棵金黄色的栎树,总在梦里萦绕。

记忆中,妈妈背着新书包,从村口的那棵有着金黄色叶子的栎树下,把我送入学校。那棵栎树下,留下我童年的许多快乐和记忆。

到县城上学后,每当月底,母亲总会在村口的栎树下张望。她总怕我在校的生活费不够用,就让别人帮忙带去。弹指二十年过去了,我已从懵懂的少年步入军营,走出了童年的村庄,走在奋斗的路上。但村口那棵有着几十年树龄的栎树,以及古井,仍然让我记忆忧新。今年休假回家,一路舟车劳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村庄。那由响导乡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人工挖掘而成的万林水库,一望无垠,碧波荡漾,从水面吹来的初夏之风,很快消除了周身的疲劳。梦中的那棵栎树,依然挺立在村口,而记忆中的老屋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红砖青瓦的楼房,一条条水泥路与329国道相连相通。听弟弟说,村里已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公路村村通,人居环境改造了,污水管道也铺设好,乡美丽办和社区干部,经常进村入户指导,对村民充满了关怀。

没事时,我到新建的村庄转转,只见水泥路两旁路灯竖立,草木葱绿,一根根网线牵到家家户户,门前栽着不知名的花草,屋后是一畦畦长势喜人的蔬菜,家家户户的自来水,正浇灌着乡亲们的幸福日子。路边的墙面上写着“村规民约”,还有好人好事道德榜。但儿时的那棵栎树,那井口被井绳勒得伤痕累累的古井,仍然保留着;我儿时经常玩耍的池塘,已进行了整修,两岸垂柳依依,碧水伴荷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村庄变得越来越美,但不变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淳朴,是那细微之处显露的乡情。

假期一到,我又要归队了。但那此时绿意盎然的栎树,不解风情的栎树,哪知漂泊在外的我,恋恋不舍的浓浓的乡愁!


新安才汇云
返回顶部